抓好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周贤林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关键词】抓好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终生发展奠基【论文摘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应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终生发展奠基。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曾经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而遵守校规校纪是养成教育形成的铁的保障,加强家校合作是养成教育全面形成合力的有效保证,榜样示范是潜移默化学生言行的重要引领。【正文】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接下来,我结合我20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德育管理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遵守校规校纪是养成教育形成的铁的保障一是加强组织学习校规校纪。我们学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安全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安全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指南》《规矩》《方向》(万和实验学校自编),校风校纪,让学生明白在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内奔跑、追逐,放学跟路队,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拖欠,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二是严格要求遵守校规校纪。我们经常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把训练贯穿于学生的一日活动之中,因为小孩子常常不太明白一些大道理,但这时若能给予他们很好的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那样做的好处,那么,等到他们长大了,自然也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此时,良好的习惯也就已经养成了。三是常抓不懈严防反弹。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但要养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则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要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的练习。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确实是比较难的,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训练,如果孩子光是苦练,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不妨“苦练”与“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例如培养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来进行,抓住去商场购物、乘车买票、外出游玩等机会,提醒和训练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好礼貌用语。如乘车时不小心踩1到了别人的脚,要诚恳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售票员递过来车票,最好道一声“谢谢”;中途下车跟朋友分别,要记得说“再见”,等等。这种自然的生活场景对孩子培养良好习惯十分有利。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训练需要一个过程,而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所以,即使孩子不愿意,也要鼓励他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因为好的习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巩固,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人的行为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孩子在某种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好了,也要长期坚持,反复训练,常抓不懈四是通过载体升华思想。针对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学校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如开展“我来做家务”活动,同学们在家洗衣服、擦玻璃、收拾房间,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喜悦;“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三八节”开展慰问妈妈的活动;三月五日“学雷锋”;争做“五好小公民”;我是“环保小卫士”等等,这些活动学生很感兴趣,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利于入脑、入耳,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二、加强家校合作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