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年级学生初入习作殿堂,刚从“写话”过渡到“习作”,难免会碰到很多困难。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习作难题,是每位语文教师沉甸甸的责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明确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根据我平日的教学实践,三年级习作教学——启蒙作文教学从以下几点开展很有效:1.带领学生,体验情感与生活生活中,要想做出美味佳肴,需要具备上好的食材。习作也是一样,只有内心具备丰富的生活素材,具备真情实感,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因此,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体验,既避免了学生写习作时闭门造车,又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华秋实的四季变化;走进农家乐,在瓜田李下感受采摘和收获的快乐;走进贫困地区的小学,向同龄学生赠送礼物,等等。有了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习作对于学生不再遥远,他们会感受习作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提起笔来,文字便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课余生活》时,我把平时的大扫除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多观察大扫除时的细节和场面气氛,还要求学生多多动脑筋本次活动的好处。学生干完活后,兴致勃勃,不但写出了劳动场面,而且有细致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体验,他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的学生竟提议把作文题目换成《我们给教室洗脸》、《我们给教室化妆》、《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等等。2、搀扶前进,写好段落对于刚入门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作文由句过渡到段,有一定的难度。所谓搀扶,就是教师暂时做学生的写作拐杖,用固定的句式,提示一些关键词语,串成一段话,让学生填空。比如,在教学作文《秋天的图画》时,让学生观察完秋天的景色,尽情口语表达完后,教师就在屏幕上显示了这样的一段话:秋风来到树林里。树叶()落下,有的像蝴蝶(),有的像黄莺(),还有的像舞蹈演员()地旋转。地上满是()的落叶,像()。看了屏幕的提示,大多学生喜上眉梢,跃跃欲试,甚至有的学生还写出更好的句子,这时教师及时鼓励有能力的孩子,受鼓励的学生尝到了甜头,踊跃创新;那些渴望被表扬的学生更是努力让自己更上一层。很多潜能生信心满满,把剩下的段落单独完成。学生沉浸在写作文的喜悦中。教师搀扶着学生详细地观察,搀扶着学生完整地表达句子,搀扶着学生能把一些好词运用于语句之中,搀扶着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搀扶着学生学会分段,搀扶着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3、利用范文,抓住重点刚上三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不够,主观思想正在慢慢形成,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作文要抓住哪一重点写,很多作文会出现一盘沙情况,无中心思想可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想写什么,又该怎么写呢?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真实情况围绕一个中心写。世界之大,生活丰富多彩,不要面面俱到,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感受生活,抓住题目重点内容,用具体事例表达。不要泛泛而谈,毫无重点。为了让学生能独立确立文章中心思想,引用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先让学生熟读有关范文,培养语感,整体感知整篇文章,指导学生定向观察范文的文章构架,引导学生观察范文是从哪几方面入手写作,再让学生尽情发挥。比如,在作文教学《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时,先让学生找出题目关键词,明白作文重点在“熟悉的人”“一件事”上,再鼓励学生尽情发言,学生口语得到充分的训练后,接着出示范文,透过范文让学生归纳每段段落大意,并板书:题目: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时间:暑假的一天地点:家里人物:球迷爸爸起因:爸爸是个球迷狂经过:爸爸看球赛时太激动,把家里的鱼缸砸坏了结果:由于爸爸心爱的球队输了,再加上心爱的鱼缸也碎了,爸爸垂头丧气了一整天。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写作文,其实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列作文提纲,最后根据提纲来写作文。有的写善良的妈妈帮助邻居奶奶做家务的事,有的写同学帮助小狗找妈妈的事,有的写同学帮助自己度过学习难关的事……一篇篇生动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