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小组成员:在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书法作品。其中,很多作品都美的让我们叹为观止,但它到底美在哪儿?我们又不能清楚地说出。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欣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老师说,要学会欣赏书法作品,先要学会识别书法中的不同书体!大家开始搜集旅游中见到或在书籍、网络中见到的胜迹书法,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不同的字体。准备学习辨认和区分!胜迹书法浙江杭州西泠印社胜迹书法杭州西湖断桥苏小小墓胜迹书法湖北武汉黄鹤楼如何识别书法中的书体?我们找到很多面貌不同的书法作品,在课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它们分别是:①篆书③行书②楷书④隶书⑤草书五大书体的基本特点在比较中,我们发现五大书体中最早产生的篆书与其后产生的隶书在笔画和结构上有很大差异:篆书隶书笔画字形圆均匀方平直蚕头燕尾瘦长横扁多曲笔多波磔五大书体的基本特点篆书隶书结构风格平衡对称左右舒展端庄活泼楷书与隶书相比,有如下区别:五大书体的基本特点特点:笔画八法齐备字形方正永字八法草书和楷书都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但它们的笔画和结体又很大不同。五大书体的基本特点特点:书写速度快笔画连绵省减字形变化丰富水新花行书作为五大书体中产生最晚的书体,在笔画和结构上均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最大的特点便是“流畅”,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行书五大书体的基本特点欣赏书法作品的角度我们在了解了每种书体的基本特点,学会识别后,现在便要开始学习欣赏每种书体的“美”。先来谈谈我们的学习心得吧!学习心得在课堂上,我们跟随老师一起欣赏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知道了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然后再从笔画、结构、章法三个方面进行欣赏。在欣赏中,要学会观察、发现和理解“美”的意义。如:笔画的美在于丰富的变化,结构的美在于疏密、穿插的搭配,使字形看起来充满生机。而章法的美是针对作品整体的,它由一个个单字组成,在组合过程中又有了新的协调搭配。进而给人美的享受,也传达了书法家的思想感情。欣赏古代书法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吧!第一幅: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欣赏作品背景:《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颜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背景延伸:安史之乱作品信息:【书体】行书【材质】麻纸墨迹【规格】纵28.3厘米,横75.5厘米【字数】23行,234字【收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文稿》欣赏用笔特点:舍弃了对起笔、收笔和转折、勾趯等处的刻意求工,但却保留了沉实挺劲而浑厚的线质。结构特点:变严谨端庄而为宽松多态。《祭侄文稿》欣赏章法特点:整幅作品可按风格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前六行):祭文说明时间与关系人的职称,因为有固定必备的格式遵循,写来情绪尚称稳定,字之结体也就匀称。这六就像交响乐的第一乐章,像歌剧的序曲,缓缓述说主题——“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祭侄文稿》欣赏在这六行书写中,颜真卿在强烈的悲恸情绪中,努力克制自己,书法的线条平铺直叙,仿佛在储蓄力量,娓娓道来事件的缘由。后部分:字之结体显然开张,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也较宽敞无拘束,情绪已渐波扬,蘸墨书写,因措辞构思,墨之浓淡与行笔停进,其间较难区分出段落,但笔势已加重,悲怀积郁,情跃纸上。《祭侄文稿》欣赏倒数五、六行,「吾承天泽」起,字之结体,笔划之使转,相对於前段之端正规矩,字字灵动,正是情激义愤,至最后一行「呜呼哀哉。尚飨。」纵笔如草书,已然不能自节。切肤之恸,放怀高哭,椎心泣血,莫此为甚。本卷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当是存世鲁公手书第一名墨迹。《祭侄文稿》欣赏《曹全碑》欣赏用笔特点:方圆兼备,波磔感强,书写性强。章法结构:结构方扁,上紧下疏、左右开张,点画避让;纵成列横成行,通篇气息疏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