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化学电源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1、概念: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氧化还原一、原电池原电池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从而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装置。氧化反应Zn-2e=Zn2+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盐桥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还原反应Cu2++2e-=Cu阴离子阳离子总反应:负极正极Cu2++2e-=CuZn-2e-=Zn2+Zn+Cu2+=Zn2++Cu(离子方程式)正极:负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阳离子22、原电池原理、原电池原理((以以铜锌硫酸铜原电池为例)外电路内电路电极反应例1、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铜片上有H2逸出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例题2、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D3、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1)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①活动性不同的金属②金属和非金属导体③金属和金属氧化物(铅蓄电池,银锌电池)特例:燃料电池中两个不活泼的导体-石墨或Pt等(2)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电极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4)内部条件: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例3、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ABCDEFMNCuFeNaCl溶液√√√√CuFeH2SO4CuZnH2SO4CuFeNaCl溶液CuZn酒精CuZnH2SO4H2SO4nZnZ4OS2H例题4、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解析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③中Fe在浓硝酸中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C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反应式为2Al+8OH--6e-=2AlO2-+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错。说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不要形成活泼电极一定作负极的思维定势。4、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思考: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的方法有哪些?5、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造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在铜极上很快就聚集了许多氢气泡,把铜极跟稀硫酸逐渐隔开,这样就增加了电池的内阻,这种作用会阻碍H+在Cu片上继续得电子,Zn片上的电子也就不能顺畅地输送到Cu片上,电流不能畅通,有些H+就直接在Zn片上夺取电子生成H2。?提出问题:将锌片和铜片置于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如果用它做电源,不但效率低(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在反应一段时间后,难以避免溶液中有铜离子在锌片表面直接还原,一旦有少量的铜在锌片表面析出,即在负极(锌)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负极锌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电池了,也就没有电流再产生。?如果将稀硫酸换为硫酸铜溶液,情况又会怎样呢?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你能解释它的工作原理吗?ZnSOZnSO44CuCuZnZnCuSOCuSO44盐桥分析:改进后的装置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如果取出盐桥有无电流产生?盐桥在此的作用是什么?盐桥制法:1)将热的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注意不要产生裂隙),将冷却后的U形管浸泡在KCl或KNO3的饱和溶液中即可。2)将KCl或KNO3的饱和溶液装入U形管,用棉花堵住管口即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