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创设教学情境的误区与改进(郭金华推荐来自网络)一、创设教学情境存在哪些误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却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在创设情境时存在以下误区:1、形式化的情境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有的情境看上去热闹,实则苍白流于形式,浪费了课堂中宝贵的教学时间。.情境只有在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一切花哨都是多余的。因此,在情境创设之前,教师必须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避免学生因为单一的热闹气氛而跨入情境误区,即防止流于形式而创设走过场的情境。2、假问题的情境所谓假问题是指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或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3、缺乏真情的情境情境不仅包含场景,而且内含情感,任何情境如果没有教师的感情投入,都会失去其教学功能。4、"猜谜式"的情境(偏离教学的情境)教学情境顾名思义就是指向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有些教师创设情境却是兜圈子、猜谜语,让学生不知所云,反倒影响和干扰了学生的学习。5、"电灌"的情境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上的多媒体课件,使得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了本质的改变。但随之也出现了新形式的满堂灌,即老师填鸭变成了电脑填鸭,称之为"电灌"。这种"电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主动性被抑制。课后,回忆教学内容,除了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之外,实质性的课程内容所剩无几,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二、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情境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及实验、参观等。在教学中,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像、电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1)、操作(3)、活动(4)、演示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1)、朗读--声情并茂(2)、描述--绘声绘色(3)、比喻--精彩贴切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科学课蕴含丰富的"背景"资料,即科技发明史、创造史及科学家的小故事。科学教材中一些著名的实验,发明事例,是情境教学的优质素材。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猜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浅显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把课上得有声有色饶有趣味,使学生百上不厌。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一个好的问题,就象投在学生脑海中的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教师设置的疑点,不断思索下去。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