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学校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主备人:备课组长:蹲点领导(签字):课题: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型:新知探索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通过探究学习,体会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的判断物理的运动状态;4、主动参与,大胆展示,学会倾听,提出质疑。重难点:重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难点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观察实验初读文本再读文本探究规律三读文本学以致用(预时:1分钟)板块一:声音的产生学法:独学课本第27-28页,注意学会找关键词,自主完成下列的问题自主探究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变化;边唱歌,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2、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让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手拨动另一端,观察钢尺发声时情形。动脑想一想:实验中的橡皮筋,喉头、钢尺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道理?3.如果让物体不再发声,又该怎么办?板块二:声音的传播学法:演示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图2.1-5“真空罩中的闹钟”,学生认真听声音的变化。思考:真空罩中的空气越来越少时,我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假如真空罩中的空气被抽得一干二净,你推想会出现什么现象?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的耳朵的?4、自主探究①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刚好能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当耳朵离开桌面时,我们同样可以听到敲击声,这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说明了什么?②气体可以传声,固体也可以传声,液体也可以传声吗?请举例说明?③什么是介质,月球上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吗?他们是如何交谈的?板块三:声速学法:认真阅读课本29-30内容,自主思考下列问题,标注疑难,准备在互动时寻求帮助。5、雷雨天气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对学分享检测: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②对子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提升:重点围绕方案二和方案三提升展示。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①组长要检查本组成员是否都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对有疑问的展示主题:1、.举出生活中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例子并指出振动的部位方案二2.请你实验说明固体也可以传声,液体也可以传声方案三3、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当堂测评分层达标(预时10分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人是靠__________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很快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D.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6、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课堂结构导学流程6、回声是怎么产生的?7、根据小资料你能归纳出在固、液、气体介质中声速的大致规律吗?(预时:16分钟)成员找其他同学开展帮扶。②组长确定本组展示方案,组长分派任务,确保有成员板书,有成员检查板书,带领其他成员完成展示前的预演。(预时:7分钟)当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C.看见电铃振动,但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D.不见电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