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2)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正确解读史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及其运用;(3)比较中俄不同革命道路选择的原因及认识;(4)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提高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对质疑进行正确的回应,培养其思辨能力与质疑、创新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而努力奋斗。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重大事件、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2、教学难点:对十月革命的偶然性质疑声的回应、对十月革命的终结声的回应、十月革命是革命还是政变的争辩。三、教学方法1、图表分析比较法2、小组合作探究与自学探究法3、典型习题训练与讲解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复习课:苏联瓦解后,俄罗斯改换国旗,列宁格勒易名,无数列宁大型雕像被推倒。而如今,俄罗斯人民大约已从狂热转变为冷静,不久前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许多俄罗斯人认为,列宁仍是创建苏联的革命先驱,是俄国20世纪的第一位风云人物。历史就是历史,任何人篡改不了历史。列宁墓、列宁雕塑象征着一种社会体制,一个时代!我们究竟如何正确看待十月革命?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必修1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探究原因条件1俄国十月革命的到来,是一场历史的误会?你怎么回答?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探究原因条件:材料一:质疑声普列汉洛夫“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不可能谈论社会主义变革。”因此,“号召城乡工人和最贫苦的农民推翻资本主义,夺取政权,是荒谬的。”——普列汉诺夫《谈谈列宁提纲以及为什么有时梦话值得注意》材料二:回应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垄断组成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教版历史必修1Pg88结论:俄国具备帝国主义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基本成熟。材料三:回应二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论点”。但是,战争危机使俄国陷入绝境,从而,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列宁《论俄国革命》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空前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材料三:回应三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结论:1861年俄国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导致近代化落后,加剧了社会矛盾。材料四:回应四十月革命前夕,俄国产业工人多达2000万约人,……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两个多数:一个是人民用选票把60%的苏维埃代表席位投给了布尔什维克党,另一个是即使在反动统治的支柱——旧军队中也获得多数的支持。1917年2月,布尔什维克党有党员1万多人,到十月革命时达20万人,年底则高达30万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论: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理论的领(指)导。引导学生综合归纳十月革命的原因条件并得出结论:十月革命是20世纪初的俄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客观条件具备帝国主义特征;社会矛盾的加剧和激化(一战)2、主观条件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理论的领导。2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条件或原因的一般分析思路。“决定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是否成熟的因素不仅仅是客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国际、国内的政治斗争形势和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巩固与提升:(2014年100校联考)有学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