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象韦爱花制作《黄河象》是一篇科普小品。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黄河象的?2、同学们既已知道课文按照“陈列——假想——挖掘”的倒序方式来叙述,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这样想象的依据有哪些?一、选词填空。注意保护遵守爱护保持1、()公共秩序;2、()公共安全;3、()公共财产;4、()公共环境。做一做推想假想保护保存发掘挖掘5、从黄河象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看,我们可以()出黄河象死后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6、我们很难发现的黄河象的舌骨也()着。7、我们应当注意看书写字的姿势,()自己的视力。8、甘肃省的一些农民在这里()沙土,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后来上级指示他们进行()。1、填空:淹死的时间(),地点(),天气()。2、请按科学家的假想把“喝”、“渴”、“陷”、“热”填在括号里。黄河象淹死河里的始末:()→()→()→()→最后淹死在河里。回顾与小结你有什么收获?1、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2、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3、课内外延伸、资料的收集:还了解哪些有关推理的事例?你能行吗?请你将黄河象尾椎骨失落的情况用一段生动、形象的话写出来!你能收集有关推理的事例,课后与同学们交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