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间:课时编号:0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复备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自主修改作文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方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打开课本,翻到第1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好!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1.齐读:2.提示“厌”、“百”的意思。厌:满足。日: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3.学生试说句意4.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5.过渡: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三、出示小资料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1.学生讨论: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主备人:贺健审核人:张文秀改出来”的道理复备栏3.讨论: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呢?(生答:更应该)为什么呢?四、继续观察第1贝下面的图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巩固基本的学习习惯)(1)坐姿端正。(2)握笔姿势正确。(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4)专心致志。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明确修改程序:先通读全文,再逐段逐句边读原文边修改。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明确修改方法:用修改符号修改。六、观察第1页的插图,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1.教师提示:这是-位小学生的作文《小花猫》的一部分。文章写好后,他在上面作了修改。2.清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3.清同学们一句-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再渎修改以后的。想一想:小作者为什么这样修改?4.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我们自己修改作文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明确:(1)错别字(2)标点不当(3)用词不当(4)语序颠倒(5)语句多余(6)词语脱漏5.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明确以下修改符号:删除插入更换调序6.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办?七、总结1.同学们打好作文草稿后应该怎么做?2.总结谈话: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上课时间:课时编号:02第二课时复备栏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2~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意义,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懂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人发展终身有益,并能坚持,最终形成习惯。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答: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语文)二、初步观察第2-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1.家中:2.学校:3.校外: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1.指导观察第2页上部和下部的-组插图。(1)请同学们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