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合肥市中考“最后一卷”(模拟卷)道德与法治试题(开卷)命题组:郑红芳刘晓琴李加圣(经开区)范从成邓丽徐芝路李洪萍(新站区)宋本利张军(高新区)注意事项:1.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因报纸出版需要,页数有调整)。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生答题时可参考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及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五四青年节,新华社面向全网发起“打开青春的N种方式”互动征集活动。下图苏翊鸣打开青春的方式启示我们要()①激发潜能,放飞梦想②勇于拼搏,敢于奋斗③自信自强,充满活力④独立自主,我行我素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复盘,围棋中也称“复局”。是指博弈结束以后,棋手把刚才的对局再重复一遍,以加深对这盘棋的印象,也可以找出双方攻守的漏洞,从而提高下棋水平。这给我们学习上的启示是()A.要积极培养学习兴趣B.要学会照搬他人经验C.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D.要掌握科学学习方法3.信息时代,一条无中生有的信息、一次不经意的玩笑,经过网络“放大镜”,就可能在短时间内掀起“惊涛骇浪”。对此,网民应该()A.拒绝参与网络生活,学会信息节食B.提升媒介素养,自觉遵守网络规则C.大力宣传网络文明,减少使用网络D.加强网络治理,营造健康网络环境4.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在这一背景下,诗人艾青写下了《我爱这土地》(如左下图)。以下诗词能体现这种情怀的有()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③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为持续推进“护苗2023”专项行动,学校准备制作一期“我的健康生活”宣传海报。下列图片能够入选的是()我爱这土地(节选)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而所打击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①保护视力②节食减肥③平和心态④亲近自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下列诗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和谐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敬业③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民主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近些年,盲盒迅速在年轻人中风靡。但为了满足好奇心盲目跟风购买盲盒,会产生购买成瘾、过度消费等不良影响。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要()A学会独立思考,理性消费B.接纳新型事物,紧跟时代C.探索未知领域,行使自由D.开发创造潜力,打破常规8.安徽元素“六尺巷调解法”被写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成为安庆社会治理中一张闪亮的“金名片”。桐城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牢牢抓住“和为贵”精神内核,创造性地打造出以古喻今、辨法析理、情理法交融的调解方法。这一创新治理的价值在于()①用情理法交融引导人,实现德法共治②以化解纠纷为关键点,消除各种矛盾③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人,传承传统美德④以借古喻今为切入点,促进文化创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在法治宣传周活动中,月月准备以“我国公民依法履行的义务”为主题,拍摄一组微视频。以下素材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①市民老张对税务部门工作提建议②中学生小瑶为甘肃地震灾区捐款③公交司机老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④大学生小海心系祖国,应征入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为了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某校开展宪法宣誓模拟活动。学生会成员小安等几名同学设计了模拟宣誓的流程:①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举起右拳,跟诵誓词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摆放在宣誓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