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一中补习班用题高三生物学科测试题(5)命题人:肖艳玲审题人:刘延德做题时间:9月21日命题原则:熟悉教材,掌握基础,贴近高考考核知识范围:必修一第五章内容考核的知识点:光合作用考核能力要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会主动思考一、选择题1.(2011·新课标全国卷)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2.(2012·淄博模拟)如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③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过程①、②、③、④、⑤都能产生ATPC.②和④过程可发生在同一细胞中D.病毒能进行③过程3.如图表示某植物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甲图为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速率,乙图是测定的氧气释放速率。请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OS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B.甲图中B、C两点出现差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C.若呼吸速率不变,由乙图可知,B点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D.在甲图C点,若光照不变,增加CO2供应,则C5减少,ATP增加4.(2012·潍坊模拟)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呼吸速率减慢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C.B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细胞呼吸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增加,呼吸速率也增加5.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6.右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1+S3可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B.S2+S3可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C.若植株缺Mg,则B点右移,D点右移D.S2-S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7.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产生[H]并消耗ATP的场所D.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8.(2012·江西红色六校联考)下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光合作用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B.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强C.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在a点,而不是b点D.植物从b点后开始积累有机物,到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9.(2011·信阳一中期中)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10.(2012·山东省实验中学测试)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两倍11.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