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应加强动作示范基本功的修炼动作示范技能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直观教学技能。它是指体育教师或体育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从而形成正确动作表象的一种技能形式,是每个体育教师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为了体现以“健康第一”的理念,许多教师在课的设计上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去自我发展,有意识地缩减了动作示范的时间和次数。同时,也出现了“淡化技能教学”之争,从中衍生出了一种鄙薄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倾向。一些人便认为要不要动作示范无所谓,只要学生玩得高兴就行了,以致于在教学中干脆省去了动作示范这一必要的教学环节,使动作示范成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标签”。然而,在选项教学的实践中,一些学校有许多项目如武术、乒乓球等在开课一段时间后便无法继续开设下去,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老师的水平不高,无法准确地示范动作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一些教学基本功比赛现场,我们也常常看到许多教师因动作示范的不规范、不标准等而被淘汰出局。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在新课标下,动作示范的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显得愈加重要,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体育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强化动作示范技能的培养,以准确、优美、高效的动作示范,引领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并通过运动技能这个“载体”来实现“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否则,是无法站稳模块教学这个阵地的。试想,一个连基本的示范都做不了或者做的不够规范、不标准的体育教师,拿什么去赢得学生的敬佩?又怎么能够引导学生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因此,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应加强动作示范基本功的修炼。有鉴于此,依据教学实践,就动作示范技能的优化应用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一、娴熟的运动技能是动作示范的前提运动技能是构建教学技能的基础,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离不开教师娴熟的运动技能,离开了运动技能,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虽说是人生旅途中一次华丽的蜕变,但并不意味着功成名就。从学校习得的运动技能单从时间的推移上也会自然衰退,更不要说别的因素了。另外,许多新的教学内容所必需的运动技能还有待于我们去学习掌握。所以,作为一名当代体育教师,靠吃老本是不行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把运动技能当做个人专业化成长中的核心内容长抓不懈,从而练就娴熟的运动技能,加强动作示范技能基本功的重构和优化,以完美的动作示范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验运动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挤时间、找空挡进行动作技能的再学习。对于那些自己熟悉的、有专长的1技能要经常性地温习并锤炼成绝活,一出手就让学生敬佩不已;对于那些自己陌生的、新的技能要虚心学习,仔细揣摩,反复演练,即使示范得不够完美,但也中规中矩,使学生掌声不断。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发展、给自己找对手、同事间相互切磋、与学生同场竞技以及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等都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二、保持良好的体能是动作示范的保障再好的动作技能也是以身体为载体来展示的。也就是说,优美的动作示范必须得有良好的体能作保障。参加工作后,一些体育教师以为进了保险柜或者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缺少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思进取,抽烟喝酒睡懒觉成了生活的常态。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开始下降,动作示范做得稀松平常,甚至有做不了示范的情况。如果一名体育教师大腹便便,跑几步就气喘吁吁,跳几下便腰来腿不来,连正常的动作示范都做不了,那他是胜任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因此,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师必做的功课,也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的做法是不抽烟,少喝酒,不睡懒觉,每天坚持体能训练,最好是和学生一起活动,比如每天早晨跟上学生跑几圈,踢踢腿,压压柔韧;下午抽时间和学生、同事一起打打篮球;寒暑假坚持与社会上的篮球爱好者一起打篮球;时不时的拉拉引体向上,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