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敬业与与乐业乐业议论文(演讲稿)梁启超作作者者简简介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见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写作背景《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校。该校19181918年年5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文章思路: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提出中心论点(1)敬业与乐业论证中心论点(2-8)总结全文(9)无业的害处和有业的必要(2-5)对现有职业应取何种态度(6-8)要敬业的原因和怎样敬业要乐业的原因和怎样乐业铺垫有业敬业乐业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分论点一:论述“要敬业”分论点二:论述“要乐业”驳斥做工“苦”,指出“做”不可免“做“必产生乐趣,陈述四项原因职业神圣,要做圆满要做圆满,必须敬业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作者说:“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文中的“业”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2、文章结尾作者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首先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其次对所做的事情要心生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忠实地把它做好;再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要满腹牢骚,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3、试为“有业之必要性”列举了几条原因。第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必仰人鼻息。第二:使自己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聊烦闷。第三:使自己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第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品格和才能的锻炼。第五:事业上的成功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精神上的满足。第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举例子讲道理5、为证明论点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例证)和引用论证(引证)的方法。4、“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可谓用心良苦。在当时以官本位思想为传统文化的特定时代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但对梁启超的观点你是否完全赞同?有两点可质疑:其一:作者认为任何职业都不分尊卑,事实上,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的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可能,而且有维护等级秩序之嫌。其二:作者认为人必须为劳动而生活,事实上人类和个体的生活中“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比例还在不断提高。这种异化的劳动具有人类解放的意义,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拓展反思: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