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班理综模拟题二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A.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绕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B.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D.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23.(9分)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常常可以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x是待测电阻,R0是作已知电阻用的电阻箱,G是灵敏电流计(零刻度在中央),MN是一段粗细均匀的长直电阻丝,S是开关,P是滑动触头,按下P时,电流计的一端与电阻丝接通。测量电阻的步骤如下:①用多用电表测出Rx的大约值,在电阻箱上选取跟它接近的某一阻值R0;②闭合开光S,把滑动触头放在MN的中点附近,按下P,观察电流计G的指针偏转方向;③向左或向右滑动P,直到按下P时G的指针指在零刻度;④用刻度尺测量出此时MP、PN的长度l1、l2;⑤重复步骤③④,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1)待测电阻的阻值Rx=(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2)如果滑动触头P在从M向N滑动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按下P时,流过G的电流总是比前一次增大(均未超出G的量程)。经检测MN间的电阻丝是导通的,由此判断,可能是断路(选填“R0”或“Rx”);(3)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在测量时,用毫伏电压表V(零刻度在表盘的左侧)替代灵敏电流表,当滑动触头P由M向MN的中央滑动的过程中,为保证毫伏电压表的工作安全,毫伏电压表的正接线柱应接在端(选填“A”或“P”)。第1页共7页24.(14分)如图所示,将直径为2R的半圆形导轨固定在竖直面内的A、B两点,直径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在导轨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原长为2R、劲度系数的弹性轻绳穿过圆环且固定在A、B两点。已知弹性轻绳满足胡克定律,且形变量为x时具有弹性势能,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将圆环由A点正下方的C点静止释放,当圆环运动到导轨的最低点D点时,求(1)圆环的速率v;(2)导轨对圆环的作用力F的大小?25.(18分)如图所示,直线MN上方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1在纸面内以速度从O点射入磁场,其方向与MN的夹角α=30°;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2在纸面内以速度也从O点射入磁场,其方向与MN的夹角β=60°角。已知粒子1、2同时到达磁场边界的A、B两点(图中未画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1)求两粒子在磁场边界上的穿出点A、B之间的距离d;(2)求两粒子进入磁场的时间间隔;(3)若MN下方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且两粒子在电场中相遇,其中的粒子1做直线运动。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第2页共7页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频率为ν1的光照射光电管,此时电流表中有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将触头P向端滑动(选填“a”或“b”),使微安表示数恰好变为零,记下电压表示数U1。②用频率为ν2的光照射光电管,重复①中的步骤,记下电压表示数U2。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由上述实验可知,普朗克常量h=(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来源:学。科。网Z。X。X。K]第3页共7页(2)(9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着半径相同的三个小球A、B、C,其中小球A、C的质量分别为mA=m、mC=4m。现使A以初速沿B、C的连线方向向B运动,求B球的质量M为何值时,才能使C球碰撞后的速度最大?(已知A、B、C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实验班理综模拟题三22.(6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