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12021年第2期一、单元活动案例承载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完某学科之后,在面对学科复杂、不确定性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科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价值观念。这种学科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学科育人的方向。单元教学被称为学科素养落地的抓手,其环节包括单元主题规划、单元目标确立、单元内容选择、单元活动案例设计、单元作业编制、单元教学评价[1]。“真实情境呈现—问题探究—原理应用”这一教学过程被认为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活动案例选择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架构或者编制全新活动案例,以应对学习者的需求。活动案例凸显教学过程的整体性、递进性、关联性,达到连接知识、情境和学生的目的,从而不断增强学生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世界的高级素养,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2]。二、单元活动案例选择基于真实情境相比课改之前的教学评价,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指定任务的达成程度。也就是说,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程度需要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能完成某种任务来衡量,指向素养的评价必须要有恰当的情境,离开真实情境或任务则无法很好地评价核心素养[3]。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促使课堂教学介入真实的情境与任务,真实的情境与任务首先必须体现在单元的活动案例中。在新教材“乡村和城镇”这一单元教学中,在明确本单元的课标要求、确定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下(见图1),课堂活动案例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厦门的城镇化过程,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的问题探究中。图1“乡村和城镇”单元设计思路三、单元活动案例设计原创且具有连续性选择任何地区的乡村与城镇作为研究对象,不是单单为了研究这个区域案例,而是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研究方法,能够迁移至其他案例和真实情境中。在设计“乡村和城镇”这个单元活动案例时选择乡土案例,能够从学生的近处出发,探究身边的地理现尤慧黄亚威(厦门市第十中学,福建厦门361022)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这一单元为例,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设计整体连续的乡土教学活动案例。案例的设计基于真实的情境、以链式问题探究为导向,注重单元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教学;乡村;城镇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单元活动案例设计*——以“乡村和城镇”为例*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单元整体教学培养核心素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KXB-6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高中地理222021年第2期象,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为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培养爱乡爱国的情感。同时从空间尺度上探究厦门城乡土地利用和功能区布局的差异,从时间尺度上探讨比较厦门城乡土地利用变化和城镇化过程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有活动案例主线不变,具有连续性,利于学生对案例的深度学习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单元整体活动案例设计主题如表1所示。表1“乡村和城镇”单元活动案例活动编号活动主题活动案例1城乡土地利用差异厦门城市与周边农村土地利用观察2城镇内部的功能布局1958年厦门杏林区的城市功能区布局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厦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4城镇化的意义老照片对比,厦门城市的变化5世界城镇化进程与全国和国外比较,厦门城镇化过程6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厦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7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的应用厦门地铁站的选址8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调查厦门红砖古厝、厦门骑楼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9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哪里购买厦门岛内和岛外住房的决策影响因素四、单元活动案例设计以链式问题探究为导向单元活动案例设计基于“真实情境呈现—问题探究—原理应用”这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与探究是活动案例的核心环节。链式问题的特征是前一问题的设置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一问题的解决为后面问题的解决提供最近发展区,为后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知识、经验和方法指引。将链式问题探究方法应用于单元活动案例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