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注意十个结合常言道“开卷有益”,多读书,多吸引知识是有好处的。但学生如何读,怎样读才能真正受益?我认为读书必须做到十个结合。1、读与听说相结合:这里的“听说”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训练,而是指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讲给同学或听同学介绍他的阅读收获。2、读与议相结合:“议”指针对阅读的内容开展讨论,可以是专题讨论,可以是自由议论。自由议论就是每天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评书、议论书,可以是书的内容,也可以是书的写法。3、读与“讲”相结合:“讲”是指举办演讲活动、讲故事活动,或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读与诵相结合:“诵”可以是朗诵,也可以是背诵。学生选择合适的诗歌、寓言、经典的美文或所读书中的一些佳句、段落,每天在课堂上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或者有表情朗读,或者背诵,来体验规范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良好语言积累。还可以结合语文教材诵读一些精美片段、古今贤文、名言警句和成语。全校每班选两名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学生晨读、晨背。5、读与写相结合:每班专门设立了一块读书园地的墙报,让学生通过书面语言表现自己的读书情况。分这样几个栏目:一、荐书评书: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书报(文章),评点书籍;二、读书快讯:读书信息,读书方法交流;三、读书心得:刊出学生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四、作家(作品)简介,介绍语文书中相关作家(作品)。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激励引导学生更好读书。此外还要把把阅读与日记、随笔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的写作,更有利于学生保持长久的阅读热情。6、读与编相结合:这里的“编”指两方面:(1)编手抄报,编自办报,学生至少每学期出一张手抄报、自办报,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2)由学生定期在黑板报上刊出他们编制的语文阅读知识小竞赛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语文知识接力赛。7、读与画相结合:即将读书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学古诗,画古诗。听看故事画故事内容等。8、读与演相结合:在阅读后,用编排小品、课本剧的方法将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介绍给大家,这种阅读实践既形象,又使读书的氛围轰轰烈烈。尤其是一些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的阅读,用这种形式,能浓厚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9、读与做相结合:这种形式主要应用在读科技劳艺一类的书的交流实践上,但也包含其他类型的书的交流。因为生活的外延就该是阅读的外延。如阅读了科普读物后照样做做小实验,阅读了一些孝敬长辈的书后,帮助大人做一些事等。10、读与想象相结合。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或学生将书中某部分的内容讲出来,引导大家想象下面会怎样,先设想几个结果,再阅读看看书中的结果,意在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