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乐学善用”的学习心得体会——贯彻“少教多学”理念,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贯彻“少教多学”理念,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与追求。少教多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但是,做好了,却是利于教师,利于学生,利于学校,说得大一点,就是利国利民。因此,有条件要实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施。语文教学必须要改革,必须要走少教多学的道路,毋庸置疑。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少慢差费的泥沼,才能多快好省。语文教师才能获得尊严,赢得理解。究竟应该怎么做呢?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懂得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一场课堂教学的革命,就一线教师而言,领悟“少教多学”理念内涵,认同“少教多学”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因此,乐学,是教学的起点,善用,是教学的归宿。因此,在实践中,把贯彻“少教多学”理念,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概括“以学定教,乐学善用”,具体地说,包括五个方面:设计有范、目标有度、内容有限、方法有效、评价有功。一、设计有范“少教多学”理念引领的课堂教学范式的结构特征,具体的讲,包括三个方面: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学评教。(一)以学定教,就是说,教的活动要以学情为基础,以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设计。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开展教学。在我们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有必要明确的问题是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为什么学语文,是为什么教语文的前提。没有必要学,当然就没有必要教。这是教学的目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学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隐含了一个问题,就是不学什么?当然,也就可以据此确定教什么和不教什么。第三个问题是怎么学,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不能再像以往一样以讲授为主,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的情形要改变。自主学习也称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或者说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是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学,在运用知识、接受知识、探究知识。(二)以教促学——教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活动的开展、深入、持续。为什么教?这个问题真的值得反思,因为,很可能我们在实际上是为生计而教,为功利而教,为完成任务而教,为应付检查而教,为表演作秀而教。尽管事有例外,情有特殊,但教师的主观意识上,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理念上确实是客观存在。那么“为什么教”?为促进反思、培养兴趣、学会方法、推进学习进程、拓展思维而教。为孩子的发展而教,为孩子的一生幸福而教,为若干家庭的希望不致破灭而教,当然,也是在为教师自己的生命之树常绿、生命之花灿烂而教。教学,包括三个方面:学会、会学、乐学。学会指向知识与技能,会学指向过程与方法,乐学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需要学什么”,主要关乎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怎样学才好”,则主要关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1因此,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其实就是其一个辅助的作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要依托学来展开,教是为了促进学。为此,教师要说好三句话:指令的话、点拨的话、评价的话。(三)以学评教1、以学的结构评价教的结构。通常情况是教师的教很丰富,很完整,学生的学却很零碎,很松散;老师讲得精彩,却换不来学生的精彩;因此,以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作为重要指标来评价教师的教,就很有必要。2、以学的效果评价教的效果。好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而是学生学得扎实。以学定教,可以说是教学准备阶段的指导原则;以教促学是教学实施阶段的原则,以学评教,是教学评价阶段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