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文化春秋战国文化概述春秋战国文化概述春秋春秋((公元前公元前770770~公元前~公元前476476年年))和战国和战国((公元前公元前475475~~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时期知识分子中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等。“百家家、纵横家、兵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孟子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孟子孟子孟子((约前约前373722~前~前289)289),,名轲,邹名轲,邹((今山今山东邹城市东邹城市))人。人。孟子继承和发展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搞好政治的根本。儒家学说概述儒家学说概述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理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礼”。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宣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宣扬“仁政”,认为“民贵君扬“仁政”,认为“民贵君轻”,主张“法先王”。儒轻”,主张“法先王”。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他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赞扬秦国。尤其赞扬秦国。老子出关图老子出关图庄子说梦图庄子说梦图道家学说概述道家学说概述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他思想的书为他思想的书为《《老子老子》》,又名,又名《《道德经道德经》》。。《《老子老子》》一书提出一书提出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倡导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倡导“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他著有周,他著有《《庄子庄子》》一书。庄子一书。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事物万变无常,没有什么是非标事物万变无常,没有什么是非标准;他还认为要想社会安定太平,准;他还认为要想社会安定太平,除非把一切都毁灭,还说人生只除非把一切都毁灭,还说人生只是一场大梦。是一场大梦。孔子问礼于老子孔子问礼于老子孔子问礼于老子孔子问礼于老子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孟子性善图孟子性善图墨家墨子墨家墨子墨家学说概述墨家学说概述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他主张“尚贤”,反对世卿他主张“尚贤”,反对世卿世禄制度,要求打破旧的等世禄制度,要求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主张“非攻”,要级观念;主张“非攻”,要求有一个安定的政治局面,求有一个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他提出“兼反对互相侵犯;他提出“兼爱”的理论,对卑贱的人也爱”的理论,对卑贱的人也要给予平等的地位,当然这要给予平等的地位,当然这在当时只能是一种幻想。在当时只能是一种幻想。法家韩非子法家韩非子韩非子(约公韩非子(约公元前元前281——281——公元前公元前233233),),又称韩非,战又称韩非,战国末期韩国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思郑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