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九年级中考化学押题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35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B.金属铜作导线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2.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C.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B.过滤时,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蒸发时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D.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4.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有毒B.C、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属于钾肥C.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绝不能点火或开灯,必须截断气源,打开门窗D.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钠会得佝偻病第2页共8页B.大米中富含蛋白质,是我们生活的主食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D.营养素只包括蛋白质、糖类和油脂7.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原子B.②易与③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C.①②③都是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D.①③表示的粒子的性质一定相同8.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它们都是含有大量的H+9.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A.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B.氧气用于炼钢——支持燃烧C.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干冰升华吸热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10.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过量的盐酸中B.用NaOH溶液或AgNO3溶液,检验NH4NO3溶液和KCl溶液C.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提纯粗盐D.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11.下列各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B.CuO→CuCl2C.CaCO3→CO2D.NaOH→Na2SO41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第3页共8页A.20℃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13.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A.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中B.在“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C.将任意一种酸、碱溶液加入水稀释,其pH值变化也符合本坐标图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4.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A.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B.研究燃烧的条件C.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D.研究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5.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请填空:(1)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2)用过的塑料袋和塑料瓶放到路边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污染。第4页共8页(3)地下水钙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HCO3)2形式存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