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的审题卢秀玲审题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课题是课文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一般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精辟概括。课题像“窗口”,读者往往可以透过这个“窗口”去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中心。因此,重视审题,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其次,在学生作文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写出的文章“扣题不紧”,甚至“文不对题”,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学生缺乏审题能力,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抓好审题这一环,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结合不同类型的课文逐步讲清审题的方法,提出明确的审题要求:一是弄清题目的意思,要着重理解题目上某些难懂的词的意思;二是看清题目与内容、中心的关系;三是想想根据题意,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写才好;四是根据课题,学会判断文章的体裁这些要求应落实在各篇课文的教学中。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在指导学生审题时,要着重从“飞”、“夺”两字上着手。让学生学会判断题目上的中心意思“飞”、“夺”,同时也就判断出课文的重点是讲红军怎样抢时间,怎样攻天险的,这就为后面顺利分析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课文铺好路基。我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指出哪几个自然段讲“飞”(也就是抢时间),哪几个自然段讲“夺”(也就是攻天险),学生一一找出,此时训练分段已水到渠成。通过这样分析课题,能激起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由于各个题目的形式不一,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词组或短语,也有的是句子。各个题目的类型也不同,有写人的,有记事的,有状物的,也有写景的。有的课题直接了当,明白易懂;有的课题曲折含蓄,寓意较深,因此解题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课题采取不同的揭题方法文无定法,教无定法,解题的方法也要从课文实际出发,因文而已,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审题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等闲视之的一环,坚持训练,处理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