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置管术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张茜第一页,共四十九页。中心静脉临时血透导管置入的指征1、需要血液透析但无血管通路者2、中毒抢救3、急性肾衰竭4、单纯超滤5、透析通路感染6、长期血透病人通路失功7、血浆交换疗法8、临时终止腹透治疗9、人工肝治疗第二页,共四十九页。双腔导管工作原理将一根双腔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将双腔导管的其中一腔作为动脉腔,用于引出血液,另一腔作为静脉腔,用于将净化后血液回输病人体内。静脉腔开口于导管末端,动脉腔开口于接近末端的导管侧壁,这样可以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再循环。体外局部分别对动静脉腔用红蓝两色作出标记。第四页,共四十九页。中心静脉临时血透导管置术的术前准备1、查看病人,了解病情了解病人原发病,是否有昏迷、心力衰竭、休克、呼吸困难等危重情况;有无心脏病、肺气肿、颈部肿块;是否正在抗凝治疗,注意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既往是否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史。2、体格检查进行心脏、肺部以及穿刺部位检查3、评估评估患者能否行颈内静脉置管术以及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问题。4、准备器材和药品5、通知护士计费第五页,共四十九页。留置临时导管穿刺静脉的选择留置导管常用的3条途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个别采用颈外静脉〕第六页,共四十九页。3种深静脉留置导管比较第七页,共四十九页。锁骨下静脉优点:管路可保存3—4周;病人可自由活动;血流量较好。缺点:插管较困难;并发症较凶险锁骨下静脉血栓和狭窄发生率高。第八页,共四十九页。股静脉优点:相对容易插管;穿刺并发症少且轻;病人有心衰、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时。缺点:感染率高;置管侧下肢活动需受限;血流量欠佳;血栓发生率和管路不畅率很高。第九页,共四十九页。第十页,共四十九页。颈内静脉优点:插管难度中等;插管风险较低;管路可保存3—4周;血流量较好;血管狭窄发生率低。缺点:头部活动轻微受限;血栓发生率同锁骨下静脉。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颈内静脉穿刺步骤穿刺者帽子、口罩、手术手套、术前准备摆体位定位、消毒麻醉穿刺、进导丝扩皮插管、抽导丝、封管麻醉、缝合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置管物品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将穿刺针、导丝、扩皮器以及导管肝素化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准备穿刺的医生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患者平卧于床位中央,头尽可能转向穿刺对侧,充分暴露穿刺位置。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用洞巾适当缩小术区范围,降低术区及手术器械受到污染风险。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颈内静脉穿刺定位定位是关键我们要穿的是颈内静脉,但首先要找的是动脉,颈内静脉与之毗邻,且位置相对固定,通常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前外侧,但也有因血管变异、颈椎病、胸椎后凸等特殊原因导致患者在穿刺体位时颈内静脉与颈动脉相对位置改变,或二者解剖位置均改变穿刺点定位困难穿刺难度的增加及颈内静脉穿刺时入路的选择。盲穿全凭蒙看运气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颈内静脉与颈动脉比邻关系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穿刺入路不管是哪一种穿刺入路均是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体表标志线为参考,以与之相对位置命名。前位入路后位入路下位入路中位入路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中位入路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下位入路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下面开始说:具体操作步骤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局部浸润麻醉负压逐层麻醉。书上说探针与冠状面成角30-35°。但如果遇到肥胖+颈短+浮肿的患者,那么5ml注射器的针头长度就未必能够探到颈内静脉。因此建议可略加大探针与冠状面成角。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当探针探到颈内静脉后,记住探针的进针位置、进针方向以及进针深度。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进穿刺针穿刺针于探针进针处穿刺,沿着探针的入针方向,进针深度等于探针深度,感到针尖有落空感时回抽有血,或回抽无血,在保持注射器负压退针时有回血。此时只需确保回抽血流通畅便可将带血注射器取下,请别将注射器内血液推入血管。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注意:穿刺针针尖切面与注射器刻度位于同一平面。一是待针刺入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