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5《乙醛》问题教学法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曾对近1000名高中学生就化学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调查,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1)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普遍缺乏。(2)教师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情景。(3)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等。这些反映出传统的化学课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被动学习的状况比较严重。而新课标的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这种理念下,化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可是,却有很多学生对化学不大感兴趣,觉得化学很难学。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教学法”正是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构建知识的过程,这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面,我结合高二下《乙醛》这节课就新课标下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谈一些个人体会。二、案例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展示样品。老师这里有瓶失去标签的有机物,它可能是烃或烃的衍生物。如果要确定它是什么物质,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生:有机物研究的一般步骤:①组成元素→②分子式→③结构式←④性质问题1:我们怎样确定其组成元素呢?(组成元素←燃烧法)问题2:取22克该样品与足量氧气反应,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洗气瓶,两装置分别增重18克和44克。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气态密度为1.964克/升。请求出其分子式。(由二氧化碳推测碳,由水推测氢。由元素质量守恒,推断是否含有氧.此处应强调化学中的守恒思想、定比思想)问题3:知道了该样品的分子式,如何推测它可能的结构呢?(大家先算一下其不饱和度:(2×2+2-4)÷2=1一个不饱和度可能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由此推测它可能的结构是:【讲解】第二个结构式,烯醇结构不稳定,要重排,形成第一个结构。第一个的结构较为稳定。,所以我们在书写时仅写第一个。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第一个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给这个物质命名,含有—CHO这样的官能团,我们称为醛基,所以它应该是乙醛。比较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乙醇和乙酸官能团的不同。〖设计意图〗一瓶失去标签的有机物出发,引导学生得出有机物研究的一般步骤,并强化学生的元素守恒、质量守恒、定比的思想。利用学习乙醇时,利用其分子式推到其结构式的思想,请同学推导C2H4O可能存在的结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重、难点探究12CH3CHO+5O24CO2+4H2O点燃【板书】一、乙醛的结构1、分子式:C2H4O2、结构式:3、结构简式:CH3CHO【阅读】课本P65页,迅速找到乙醛的物理性质【板书】二、乙醛物理性质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过渡】那么乙醛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板书】三、乙醛的化学性质【过渡】从乙醛的元素组成,我们可以推断乙醛可以燃烧(即发生氧化反应)【板书】1、乙醛的氧化反应:A、燃烧【提问】请大家写出乙醛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板书】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许多同学喜欢照镜子,有谁知道“镜子”与一般玻璃的区别吗?大家是否想知道它是怎么镀上去的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实验】教材P66问题2:从实验过程的描述中,你能说出此实验的注意事项么?〖设计意图〗(培养阅读能力中“关键点”的寻找)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此处就可问问水浴加热的优点?受热均匀,反应平稳);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5、必须用新配的银氨溶液;)【解释】在硝酸银中滴入氨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硝酸银和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和白色的氢氧化银,氢氧化银不稳定,迅速分解为黑色的氧化银,溶液变为棕褐色,随着反应的的进行,溶液变为无色澄清透明,这就是银氨溶液。【提问】请描述本实验的实验现象【现象】试管内壁有一层明亮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