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荐】下肢丹毒的中医护理VIP免费

【推荐】下肢丹毒的中医护理_第1页
1/2
【推荐】下肢丹毒的中医护理_第2页
2/2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推荐】下肢丹毒的中医护理丹毒是一种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急性发作性疾病。《内经》曰:丹熛疮又名火丹、丹毒。中医认为,多因火邪侵犯血分,郁于肌肤而发,或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相互搏结致经络阻滞,热毒蕴于肌肤使下肢皮肤呈鲜红色,微肿疼痛,高热、寒战、呕吐等。一般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而我院则以清热解毒、化湿通络中药,煎汤外敷为主,辅以抗生素静滴,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因左小腿红肿、灼热、疼痛、全身发热1周,曾在某医院急诊科诊治,诊断为:左下肢感染。患者要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转来我院。刻诊:左小腿自膝关节10cm以下,皮肤红肿热痛、足背亦红肿,皮肤呈明亮,足背有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较高,体温38.2℃,寒战。血常规:血红蛋白11.8g/L,白细胞13.4乘以109/L,中性粒细胞77%.确诊为:左下肢丹毒。施以中药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水煎外敷淋洗。一般搀扶下试行慢步行走,待患者可自行步履时,可在病房走廊散步、洗漱、如厕、自理生活。2护理体会一盆热气腾腾的药汤端到跟前,患者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护士应亲切和蔼、耐心地告诉患者,药液温度低于人体常温,只有30℃左右,不会出现火上浇油的副作用。但是如果药液太凉,表面虽感到凉爽,但皮下湿热壅瘀之毒不易流畅,继而造成寒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冰伏邪,皮下腠理间出现结节,不利于下一步治疗。当第一疗程湿敷淋洗后,下肢红肿逐渐消退,如果患肢继续抬高,肌肤内湿热浊瘀回流至膝关节部位,引发膝关节囊肿,给下次治疗增加困难,故患肢宜平放在病床上。第二疗程,中药汤温度宜提高到36℃以上,以患者能接受为度,使患肢肌表毛孔扩张,药力易透入肌肤,提高活血通络、化湿导滞功能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当第二疗程护理结束时,患肢红肿消退,皮色接近正常,疼痛感消失,患者急于下床活动,料理自身生活。这时,护士要告诉患者,过早下床活动,可引发下肢疼痛,肢体内可能出现瘀血结疖。第三疗程护理时,中药药液温度可提高在50℃左右,倒入搪瓷桶内,把患肢放进桶中淋洗。待此护理疗程结束时,诸症均释,护士应用手由轻至重,触挤患肢腓肠肌,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感,确认未现疼痛感时,才可允许患者下床。患者床上躺卧多日,初下床时,多有步态不稳,出现跌倒,故需护士搀扶走动。等患者步行自如,护士方可允许其自行行走。护理疗程之间时间,视病情而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推荐】下肢丹毒的中医护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