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怎样开花的朱昌奇电话:13368136515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校摘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蒲公英是怎样开花的?本论文探讨班级文化育人的问题。关键词:读书提出自悟反思我们蒲公英班经过三年的努力,打造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乐观奋进、茁壮成长的主题文化,那么,在这三年中,蒲公英是怎样成长,怎样开花,怎样放射出熠熠光辉的呢?一、读书,让自己成为内心坚韧的蒲公英。作为蒲公英班的成员,怎样让自己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呢?这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可以肯定地回答:那得有文化的支撑。在我们的班级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文化真可怕!”那么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强大起来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多读书,用书籍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书籍中寻找精神支柱和力量的源泉。为了解决买书的资金问题,我们召开家长委员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于是我们的读书活动就开展起来了。活动中我们做到“三定”,即定时推书,定时买书,定时读书。1、定时推书。我班学生每个月必须读两本书,一本必读书目,一本选读书目。必读书目是班级定时(每个月)向学生推荐的书,是老师或同学利用网络、新华书店,查阅适合青少年的读物,结合课内阅读要求和班级情况所推荐的书。内容从故事、散文、人物传记到寓言、历史名著、科普小说样样都有所涉及。当然也可以是有的学生看了后认为好的书推荐给大家。然后公布出来,学生按名录去买。这些书具有时代性、精彩性、可读性,学生比较喜欢。选读书目自然是学生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喜好买的书。这样推荐和自主相结合,既解决了以前学生茫然不知读什么书的问题,又让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得到发展。2、定时买书。学生作为要完成的作业,周末到书店去买,然后周一组长检查,做到人人有书,就如战士人人有枪一样3、定时读书。每周二和五的中午就是读书时间,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在安静的环境中静静读书,享受书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们边读边动笔,把好词好句优美的描写勾画下来,还不时地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在书旁边。然后通过摘抄,把书中的精华永远留在记忆里。通过读书活动,学生们在书籍中寻找到了坚韧,找到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源泉。最后我们拓展读书活动,通过传箴言,学生们将读书的感悟进行交流,并张贴在文化墙上。二、特长,让自己成为出色的蒲公英。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有的学习优异,让人佩服;有的劳动积极,十分能干;有的乐于助人,让人感到温暖;有的关心老师和同学,情商很高;有的管理同学很有一套,具有领导能力……43个学生,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或温文尔雅,或个性张扬,或娇小玲珑,或力大无比,或含蓄内敛,或犀利敏锐……那么怎样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他们在班级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班级争光,做个出色的蒲公英?班级为大家设置了几十个岗位。大到班长、科长、几大委员,小到组长、门长、灯长等,无数的岗位任自己挑选,让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比如,能干、有组织能力的田佩瑄担任了班长;乐于为学生服务的刘人源担任了生活委员;语文成绩突出的程念担任了语文科代表;周杰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她热爱劳动,能吃苦耐劳,所以经过毛遂自荐和投票选举,周杰成为了班级的劳动委员;彭俊烨、韩涛虽然没有什么特长,但也找到了为老师整理讲台的职位。不管成绩好与差,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由于他们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因此潜能被开发出来,每一个同学都努力地突显自己的长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成绩为班级争光添彩。特别是成绩差的同学,他们觉得老师不是只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而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的能力,他们感到自己被重用,工作更加积极。并且有的差生在做事的过程中,与老师接触多了,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不放弃,因此也增加了自信心,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学生的确兴致勃勃,可办事虎头蛇尾是很多学生的共性。后来时间长了,门长迟到了;灯长忘记了关灯;组长的作业收不齐了;班长有时也反映有的同学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