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主讲侯彦温主讲侯彦温E-mail:cwgl1997@126.com密码:hywhyw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目标预修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及参考资料学时分配成绩与考试基本要求课程内容基本理论与基础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第三章变动成本法第四章本量利分析课程内容与职能相连第五章预测分析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第八章预算控制第九章成本控制第十章责任会计1、能否应接受超过其生产能力的大批量、低价格的定单。2、安装一台价值高但可以降低成本的新机器是否合算?3、在投资规模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某企业的费用支出大大高于产量更大的另一企业的费用支出?4、投资某一项目是否得到应有的回报率,是否合算?管理会计能够帮助解决的问题有:一、管理会计的概念二、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三、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第一节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及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导致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会计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1)1494年会计的诞生(卢卡.帕乔利,意大利数学家):会计的核算职能2)会计外部职能的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产业革命的发生,股份有限公司出现,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会计要发挥监督职能,英国爱丁堡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1854年)3)会计内部职能的深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的应用为标准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爆发,生产规模扩大,开始重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要求会计做到事中控制,产生了标准成本法,强调预算的控制作用,通过差异分析寻找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并对管理人员的业绩做出客观的评价。3、在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管理会计的完善与发展。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的二个阶段传统管理会计的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为基本特征(一)传统管理会计的形成阶段——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19世纪工业革命1.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使传统的经验管理的弊端越来越突出3.传统管理会计的形成2.经济理论的发展①管理会计实践上: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会计由单一的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在会计实务中出现了“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②管理会计理论上:1922年,美国学者奎因坦斯的《管理的会计:财务管理入门》。1922年,麦金西的《预算管理》和1924年的《管理的会计》。传统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经营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低下————急需新的科学理论进行指导事先制定标准数量或预测数值(编制预算),然后按此执行和加以控制,将实际数与标准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最后计算成本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进而揭示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消除差异的建议和措施,这标志着管理会计雏形的形成。美国的泰勒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对生产工人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的时间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各种定额和标准,借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企业管理向标准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1.基本特征————成本控制2.目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3.管理会计的内容——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传统管理会计的形成阶段1.基本特征—成本控制2.目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3.管理会计的内容: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二)现代管理会计阶段——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1.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3.管理会计的发展2.经济理论的发展二次大战之后跨国公司出现1.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2.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应用3、行为科学等:旨在创造激励机制形成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管理会计体系生产经营发生变化二战后,第三次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