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作文升格指导训练之一具体——文章感人的第一步搞笑作文一——某同学写的周记第一周:这个周日我到西樵山玩,玩的好高兴呀。第二周:上周周日我到西樵山玩,玩的好高兴呢。第三周:我又想起上次到西樵山,玩的很高兴啊。第四周:今个星期无大事,一切正常,下周再说。第五周:……搞笑作文二——某同学的考试作文某同学考试时写作文,规定要800字以上,该同学写到:“那天妈妈让我出去买菜,我问多少钱一斤,卖菜的说1毛,我说: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一口气写下去,15分钟后,数了数,还差4个字,于是他又在后面加了一句,“真便宜呀”。两则搞笑作文说明的问题叙述空洞、平淡无味是记叙文的大忌。有的同学喜欢写记叙文,可是叙事描写过于简单,抱怨没什么可写,无话可说,致使有时考试作文还达不到规定的作文字数要求,这些都造成作文得分低。所以要学会使记叙文内容具体,从具体生动方面使文章感人。某同学写的记叙文片段——跳高跳高架前只剩下李鹤同学一人了。这时横杆已升到了1.47米,比去年的跳高纪录高出一厘米。比赛的哨声响了,只见李鹤同学向横杆飞奔而去,一下子飞过了横杆。啊!他打破了校运动会的纪录!这一片断总共才八十字左右李鹤同学破跳高纪录的情景,只有大半句话,才二三十字,很不具体,这样的记叙文显得空洞、平淡无味,难以吸引人。怎样把“跳高”这一片断写具体充实而吸引人呢?【方法一】——分解事物法【方法二】——回忆联想法【方法三】——增添细节法升格技法【方法一】分解事物法所谓“分解事物法”,就是把某一事物的整体从地点、时间、事件、人物等不同的角度,分成若干小部分,而后按一部分一部分一一具体写来。就“跳高”这个片断来说,跳高破纪录的情景,可从动作上分解为四个方面,这就是“助跑——起跳——翻越——落地”,而后按先后次序一一进行描写。【升格示例】——分解事物法哨声响了,李鹤同学原地蹦跳了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再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这才迈出轻快有力的步伐,向跳高架冲去。(助跑)当快接近跳高架时,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起跳)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他的头部肩部就已越过横杆,再一挺胸、收腹、翘腰,好一个“背越式”。(翻越)……“成功了!”破了校纪录,四周一片掌声,震得跳高架上的横杆似乎也在跳跃。(落地)【方法二】回忆联想法所谓“回忆联想法”,就是采取补叙或插叙的办法,回忆与当时事物有关的情景。比如:将这次校运会破跳高纪录与往届校运会破跳高纪录的情形进行比较,有何不同?同一运动员,这次的跳高表现与以往又有哪些不同?还可进行多方面的联想:起跑前李鹤同学的神情怎样?有没有信心?起跑时他是怎样迈开双脚的?速度怎样?到了横杆前,他又是怎样向横杆跨越的?翻越过横杆后,落地时,他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升格示例】——回忆联想法横杆已升到了1.47米了,哨声马上又要吹响了。这时,一缕阳光照到李鹤同学的脸上,他显得更加精神抖擞。(写起跳前的神情)他想到了平日体育课上跟同学们一起练过,老师也不止一次地鼓励过他,平时也跳过最好的成绩。看来,这次他对打破校运会的纪录是充满必胜信心的。(写有获胜的信心)随着哨声响起,李鹤同学在原地蹦跳了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又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他猛地向前奔去,大步从起跑点跑到横杆前,又仔细地丈量了一下距离,然后又返回到起跑线处。只见他猛地握紧拳头向前跑去,六米、五米、四米……一米,在离横杆不到半米的地方,他身轻如燕,两脚一抬,好一个“背越式”,破了学校纪录。(具体写跳高时的神情动作)动作是那样的轻盈,姿态是那样的优美。“成功了!”在同学们的一片喝彩声中,他向老师奔去,感谢老师以往的精心指导;他又向班级跑去,感谢同学们的热情鼓励……(写成功后的神情)【方法三】增添细节法常言说“细节是文章的生命”,所谓“增添细节法”,就是围绕中心,增添一些细节,使人物或事件充实具体,给人活灵活现、生动感。可以把李鹤同学破校运会纪录时的一些细微末节表现一一写来,比如他的一个眼神、他的一个细小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