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成本计算方法管理会计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了解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理解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了解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区别。(二)技能目标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和编制损益表的技术;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之间损益差异的分析方法;掌握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本章内容完全成本计算法变动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成本计算法的差异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第一节完全成本计算法一、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完全成本法以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为前提,将产品生产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都计入产品成本,把非生产成本(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作期间费用处理,并按传统损益法计算损益。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是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所认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的存货计价和成本核算中。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统一存货成本计价企业对外编制财务报表时,存货项目必须采用完全成本法计价(包含所有制造费用的全部生产成本)。强调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在成本补偿方式上的一致性站在成本补偿的角度,固定制造费用应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共同构成产品的成本。三、完全成本法的过程成本非生产成本(期间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直接材料生产成本(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销售成本期间损益四、完全成本法的评价优点其成本概念与财务会计相符合计算出的成本资料是产品定价决策的重要基础更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缺点单位产品成本不能反映生产部门的真实业绩所确定的分期损益往往难以理解,甚至会误导企业第二节变动成本计算法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核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部直接转为费用,列作损益表的减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正确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是进行变动成本计算的前提。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产品成本应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应作期间成本处理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产量无关固定成本是同特定经营期间相联系的费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本质区别三、变动成本法的相关概念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是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具有补偿成本和创造利润的特性。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销量×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对单一产品边际贡献率==对多种产品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00销售收入边际贡献%100单价单位边际贡献%100各产品销售收入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100销售收入变动成本%100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100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四、变动成本法的过程成本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变动部分固定部分销售费用变动部分固定部分管理费用变动部分固定部分管理费用变动部分固定部分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销售成本期间损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五、变动成本法的评价优点体现了收益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能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有利于进行正确的短期决策促使企业管理者重视销售环节,防止盲目扩大生产便于分清各部门经济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缺点在成本划分上存在一定的假定性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不能满足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要求变动成本法在先进制造环境下将失去实际意义第三节作业成本计算法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一)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局限性产品多样化对成本的影响采用统一的成本分配基础不能客观反映耗用的资源成本与不同产品的关系。高新技术应用对成本的影响各种不同类型的作业对制造费用水平的影响不同,采用单一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