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沈约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赏析: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梁书·沈约传》载:沈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文学、文体常识悼词“”“”“”悼词,我国古代称为哀辞吊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也就是要论”“”其人和述其哀。现代悼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专指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传性的专用哀悼文体。祭文中千年绝调《祭十二郎文》开头: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悼词的特点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其次,感情要深挚,语言要通俗形象最后,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围绕着主题,或逐层深入分析,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条理性恩格斯走进精彩课堂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演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40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今天,就让我们在恩格斯的演讲辞中了解导师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感受他高尚的人格、宽广的胸怀和不屈的斗争精神吧!1.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2.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体会文中的讳饰手法。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一)正音繁芜诅咒浅尝辄止诬蔑悼念诽谤肤浅卓有成效(wú)(zǔ)(zhòu)(zhé)(wū)(dào)(fěi)(bàn)ɡ(fū)(zhuó)1.字音识记初读课文,积累基础(二)多音字(huō)豁豁然开朗豁出性命(huò)(ěiɡ)(jǐ)给以给予给(àiɡ)(Gě)掩盖姓盖盖(suí)(suì)半身不遂天遂人愿遂(mǒ)(mā)(mò)抹杀抹布拐弯抹角抹(sè)(sāi)(sài)闭塞塞车塞外塞2.音形辨识fěi()谤Fēi闻芳fēi()dào()念泥nào()zhuó()越dào()词船zhào()mō()索mó()型mò()视diàn()念diān()量diǎn()脚损陨殒sǔn()失yǔn()落yǔn()命⑴⑵诽(绯)菲摸模漠悼淖卓惦掂踮悼棹辨析:“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怀念”指思念,既可指对生者,也可指对亡者。二者在运用对象上有差别,“怀念”运用范围比“悼念”广。3.近义词辨析(1)悼念·怀念例句:2007年4月2日,毛岸青同志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数以千计各界的群众自发前来________,在深深表达对岸青离去哀悼的同时,也在表达着对毛主席这一世纪伟人的________。答案:悼念怀念辨析:都有求索的意思。“摸索”指试探着进行,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