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害生物无公害管理VIP免费

有害生物无公害管理_第1页
1/44
有害生物无公害管理_第2页
2/44
有害生物无公害管理_第3页
3/44
有害生物无公害管理•有害生物又称害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狭义上仅指动物,广义上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病毒。•像危害植物的各种害虫、有害动物(蜗牛、螨类等)、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类病毒、立克次体、类菌质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槲寄生、桑寄生、列当)等。•¡°有害生物¡±这种说法还有待商榷;•对生态系统而言,生物无所谓“有益”与“有害”,“有益”与“有害”是人类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的。•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场所,某一生物是有害生物,在另一时间或另一场所也可能是有益生物,甚至于还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生物。如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在热带和亚热带,它是有害植物,而在北部,由于冬季低温限制了它的泛滥,却成了一种猪饲料。第一节:“生物灾害”定义•定义一:由活的生物体暴露于微生物和有毒物质所造成的灾害。•定义二: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导致原有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和原始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导致人员、物资、环境等产生损失。•产生生物灾害的灾害源统称有害生物•按照生物灾害范围的受体,生物灾害可以分为农业生物灾害(包括畜牧业、淡水渔业)、林业生物灾害(包括野生动物疫病)、海洋生物灾害、人类疫病等.•按照生物灾害的灾害源,生物灾害可以分为病害、虫害、草害、鼠兔害,有的学者还加上基因污染等。第二节:生物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许多有害生物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数量巨大的群体造成危害,呈暴发态势。(2)隐蔽性许多有害生物形态多变,监测治理难度大。如害虫一般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虫态,病原微生物个体小,隐蔽发生,甚至于隐藏受害体内、水中、大气里或地下,不易发现,治理非常困难。(3)扩散性绝大多数有害生物可以随气流、水流、动物迁徙、人为活动和本身的迁飞等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新的地域定居下来后,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有些危险性有害生物侵入到新的地域后,迅速繁殖,排挤本土生物,造成生态灾难。(4)区域性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强烈的区域性,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因此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再加上有害生物生活与危害行为与自然因子密切相关,有害生物的生命周期与灾害发生的周期、危害程度就具有强烈的区域性。(5)社会性从灾害源来看,生物灾害是相对的,是生态系统失衡造成的。由于人类对过度开发利用,打破了这种有序状态,造成生态系统抗逆能力下降,当有利于某种生物滋生的生态因子存在时(如气候变暖、营造纯林、广谱农药的使用等),该生物就可能泛滥危及生态安全而形成灾害;由于环境污染、火灾、冰冻等自然灾害,造成大部分生态系统内主体生物衰弱,使少数抗性较强的生物抢占生态位,造成生物灾害发生;由于人类频繁远距离活动,打破了地理区域限制,使一些外来生物入侵,危害生态健康。从灾害产生的危害来看,生物灾害危害面积大,损失严重。生物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破坏生态系统,甚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如禽流感、艾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埃博拉等恶性传染病,均是人兽共患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6)时间性有害生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的演变依赖于自然条件,因此,生物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在其发生发展上,表现出很强的时间性。我国地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大气候带,幅员辽阔,生物区系复杂,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生物灾害防治的难度不一。(7)可监测预测、可控制性有害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都有一定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长期监测和研究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可以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灾害预测。根据有害生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对产生危害的有害生物进行人为干扰,将生物灾害损失降到经济阈值范围内。(8)治理的艰巨性。生物灾害灾害源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害草、害鼠等。生物灾害受灾体种类多,面积广大,涉及到整个全球生态系统,再加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害生物无公害管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