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ismGeographyofChina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我国的政区我国的地形我国的主要农业、牧业、渔业•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和分类•第二节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和分类•(tourismresources)•一、旅游资源的含义•二、旅游资源的形成•三、旅游资源的特征•四、旅游资源的分类一、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概念,它是旅游业的客体。目前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各有不同,各有侧重。•“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各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百科全书•地理学》)。•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国家旅游资源开发司,1992)•此定义有这样一些含义:•1.旅游资源具有作为现代旅游活动的客体的基本属性。•2.旅游资源具有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属性。•3.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属性。二、旅游资源的形成•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1.历史遗存。•2.社会文化差异。•3.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或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4.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而创造。(二)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1.地球的圈层构成自然旅游资源。•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组合规律决定旅游区、旅游点的形成。•3.自然旅游资源受地球景观带的分异规律控制。•4.地质作用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本底。•5.地球水体的水文特征。•6.气候的区域差异。•7.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三、旅游资源的特征•旅游资源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资源,它有其它各种资源的一些共性,更重要的它还具有许多自己所独具的特性。•(一)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1.广泛性:分布广泛•2.区域性:特殊条件、地理环境•3.组合性:山水、山树、山与人文景观•4.地域固定性:不可移动•山水组合:山为水之筋骨,水为山之血脉;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树组合:植被为山之肌肤,山为植被之载体。•山与人文景观组合:(西湖:雷峰夕照)建筑与山势相协调。•(二)旅游资源的时间特征•1.季节变化性(春、夏、秋、冬):•西湖四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色、断桥残雪。•四季特色: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2.时代性和变异性:物是人非•(三)旅游资源的经济特征•1.可替代性(一定条件下)•2.价值的不确定性:随人类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发现迟早、开发能力、宣传促销等因素变化而变化。•3.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一经破坏,无法恢复。•(四)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1.感知决定性:取决于审美水平、性格、爱好、年龄、性别等因素。•2.内涵丰富性:文化内涵。•3.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4.需求的多样性:动机、观光、历史、宗教、探险、渔猎、保健、度假、寻根、修学、购物、体育等。四、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旅游决策和开发的科学依据,也是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但目前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很不统一:有的按其属性分类,有的按其存在状态分类,有的按其开发程度或其本身价值分类,还有按旅游者动机分类,等等。•旅游资源分类的关键点是如何有利于旅游资源和旅游点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一般说来,旅游资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按照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其组成要素进行分类•一般常使用属性分类法,即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别。•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旅游的第一环境。是指自然景观中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增长知识和观赏感受的天然部分。•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而创造的地理景观。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人文事态利用或改造自然环境取得的文化成就或艺术造型。它不同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历史性、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如:古建筑、革命圣地、风土人情、美食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0)按照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其组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