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2第一节给水系统的流量关系•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水厂城市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确定后,取水构筑物和水厂的设计流量将随一级泵站的工作情况而定,如果一天中一级泵站的工作时间越长,则每小时的流量将越小。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3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水厂•取用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和水厂等按最高日的平均时流量计算,即:QⅠ=αQd/T(m3/h)α——考虑水厂本身用水量的系数,以供沉淀池排泥、滤池冲洗等用水,一般在1.05~1.10之间;T——一级泵站每天工作小时数。大中城市水厂的一级泵站一般按三班制即T=24h均匀工作来考虑,以缩小构筑物规模和降低造价。小型水厂的一级泵站才考虑一班或二班制运转即T=8h或即T=16h。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4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水厂•取用地下水取用地下水若仅需在进入管网前消毒而无需其他处理时,一般先将水输送到地面水池,再经二级泵站将水池水输入管网。QⅠ=Qd/T(m3/h)水厂本身用水量系数α为1。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5二级泵站、水塔(高地水池)、管网•二级泵站、从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管网和水塔等的计算流量,应按照用水量变化曲线和二级泵站工作曲线确定。二级泵站二级泵站的计算流量与管网中是否设置水塔或高地水池有关。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6二级泵站•管网内不设水塔的二级泵站二级泵站应满足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Qh要求,否则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供水不足现象。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7二级泵站•管网内设有水塔或高地水池的二级泵站二级泵站的设计供水线应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拟定。拟定时应注意下述几点: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数一般不应多于三级,以便于水泵机组的运转管理,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并尽可能满足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8二级泵站•管网内设有水塔或高地水池的二级泵站管网内设有水塔或高地水池时,二级泵站每小时的供水量可以不等于用水量,但一天的泵站总供水量等于最高日用水量。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9水塔和高地水池的作用•供水量高于用水量时,多余的水可进入水塔或高地水池内贮存;•供水量低于用水量时,则从水塔流出以补水泵供水量的不足。•如供水线和用水线越接近,则为了适应流量的变化,泵站工作的分级数或水泵机组数可能增加,但是水塔或高地水池的调节容积可以减小。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10输水管、管网•无水塔和高地水池输水管和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管径。•有网前水塔泵站到水塔的输水管管径:按泵站分级工作线的最大一级供水量计算。管网管径:按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确定。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11输水管、管网•管网末端设水塔二级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水塔到管网的输水管管径:分别根据最高时从泵站和水塔输入管网的流量进行计算。管网管径: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12清水池•一级泵站通常均匀供水,而二级泵站一般为分级供水,所以一、二级泵站的每小时供水量并不相等。为了调节两泵站供水量的差额,必须在一、二级泵站之间建造清水池。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13清水池图中,实线2表示二级泵站工作线,虚线1表示一级泵站工作线。一级泵站供水量大于二级泵站供水量这段时间内,图中为20时到次日5时,多余水量在清水池中贮存;而在5—20时,因一级泵站供水量小于二级泵站,这段时间内需取用清水池中存水,以满足用水量的需要。但在一天内,贮存的水量刚好等于取用的水量。清水池所需调节容积=累计贮存水量B=累计取用水量A24/12/23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14第二节水塔和清水池的容积计算•给水系统中水塔和清水池的作用之一在于调节泵站供水量和用水量之间的流量差值。•清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