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宁波大学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20042004年年33月月本章主要内容第六章烧结砖第六章烧结砖1砖(1学时)1.1烧结普通砖1.2蒸压灰砂砖1.3烧结空心砖1.4烧结多孔砖2砌块及墙体材料的发展(1学时)2.1砌块的定义与分类2.2砌块的性能与应用2.3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3砌筑石材(0.5学时)3.1砌筑石材的分类3.2砌筑石材的性质与技术要求6.1烧结普通砖•烧结普通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经焙烧而成的尺寸为240×115×53㎜直角六面体块材。•粘土质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其中的铝硅酸盐矿物部分熔融,冷却后将其余矿物颗粒粘结成一体,保持砖坯的形体,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能。这一工艺称为“烧结”或“焙烧”。烧结普通砖俗称小砖、标准砖、实心砖等。第一节第一节烧结普通砖氧化气氛下可得红砖,还原气氛下可得青砖。按主要原料分为粘土砖(N)、页岩砖(Y)、煤矸砖(M)和粉煤灰砖(F),目前主要是粘土砖,但粘土砖耗用大量农田,且生产中会逸放氟、硫等有害气体,能耗高,需限制生产,并逐步淘汰,不少城市已经禁止使用。•按照GB/T5101-1998《烧结普通砖》的规定,根据抗压强度可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且强度和抗风化性能合格的砖,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泛霜和石灰爆裂等项指标划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A)、一等品(B)和合格品(C)。(1)尺寸允许偏差•烧结普通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的规定(样本数为20块)。表6-1烧结普通砖尺寸允许偏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公称尺寸样本平均偏差样本极差≦样本平均偏差样本极差≦样本平均偏差样本极差≦240±2.08±2.58±3.08115±1.56±2.06±2.5753±1.54±1.65±2.06(2)外观质量烧结普通砖的优等品颜色应基本一致,一等品和合格品颜色无要求。其他外观质量应符合教材表6.3的规定。(3)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强度应符合表6—3的规定。强度实验按GB/T2542进行,抽取10块砖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按平均值一标准值方法(变异系数δ≦0.21时)或平均值一最小值方法(变异系数δ>0.21时)评定砖的强度等级。标准差S按下式计算:101291iiffS)(式中fi——单块试样抗压强度测定值,精确至0.01MPa。样本量n=10时的强度标准值(fk)按下式计算:Sffk8.1强度变异系数(δ)按下式计算:fS式中δ——砖强度变异系数,精确至0.01MPa;S——10块试样抗压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01MPa。f一一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表6—3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划分规定(MPa)变异系数δ≦0.21变异系数δ>0.21强度等级抗压强度平均值f强度标准值fk≥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fmin≥MU3030.022.025.0MU2525.018.022.0MU2020.014.016.0MU1515.010.012.0MU1010.06.57.5(4)烧结普通砖的缺陷指标•当生产烧结砖的原料中含有有害杂质或生产工艺不当时,均可造成烧结砖的质量缺陷,影响砖的耐久性。主要缺陷及耐久性指标有:•1)烧结砖的泛霜•成因:当生产烧结砖的原料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时,会隐含在成品烧结砖的内部,砖吸水后再次干燥时,水分会向外迁移,这些可溶性盐随水渗到砖的表面,水分蒸发后便留下白色粉末状的盐,形成白霜,这就是泛霜现象。后果:泛霜严重时,由于大量盐类的溶出和结晶膨胀会造成砖砌体表面粉化及剥落,内部孔隙率增大,抗冻性显著下降。国家标准规定优等砖不得有泛霜现象,合格砖不得严重泛霜。烧结普通砖的盐析现象请观察图5-3,分析烧结普通砖表面产生白霜的原因及其后果。•砖内可溶性盐,如硫酸钠等在砖的使用过程中的盐析现象称为泛霜。这些可溶性盐受潮吸水溶解后,随水份蒸发向砖表面迁移,并在过饱和下结晶析出,产生膨胀,从而使砖表面结构疏松,导致砖的强度降低。泛霜还会导致砖面与砂浆抹面层剥离。图5-3普通砖表面的白霜含可溶性盐较高的烧结粘土砖寿命较短图5-4和图5-5是海南某地烧结粘土砖墙和花岗岩石墙。几年后烧结粘土砖墙出现明显腐蚀,而花岗岩石墙无此现象。请分析原因。图5-4烧结粘土砖墙图5-5花岗岩石墙•海南等沿海地区气候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