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1体验成功km的两个山顶,第一个实验者先打开灯,同时记下开灯的时间;第二个实验者看到传来的灯光后,立刻打开自己的灯;第一个实验者看到第二个实验者的灯光后,再立刻记下时间.最后伽利略根据他们记下的时间间隔和两山间的距离计算出光的传播速度.我们可以判断()B.若有较精密的计时仪器,就能用这种方法测出光速C.由于光在两山间来回一次的时间比实验者的反应时间短,故无法测出光速D.由于实验原理设计不正确,故无法测出光速答案:C2.图示是从一块平面镜中观察到的一只机械手表的指示情况,此时手表所指示的时刻是()解析:解此题时我们要知道手表的发条在手表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无论手表怎么放,发条都应对准3点整.所以这里要注意发条的位置.从背面并顺时针方向旋转90°,即为我们习惯地看表位置,正确读数为8点35分,故选项D正确.答案:D3.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森林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这一现象表明()解析: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斑是太阳的像,因此光斑是圆形的,所以B、C、D选项正确.答案:BCD4.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如果在S点前任意位置放置一块平面镜,则a、b、c三条反射光线()C.交于镜前的一点,成为一实像点D.它们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得到一个虚像点解析:若在S相对镜的对称点S′有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有三条与a、b、c重合,故知a、b、c三条反射光线交于S′.答案:C5.一点光源S经平面镜M成像于S′,人眼于P点可以观察到SS、M间放一不太大的遮光板N,则()A.S不能在M中成像B.S仍能在M中成像S′的亮度将变小S′的亮度不变答案:BCAO以入射角i照射到水平液面上,反射光线沿OBs的距离而射到B′点,则液面的高度变化是()解析:图乙为液面上升后,激光束沿AO′经液面反射后射到B′点的光路图.根据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得:BB′=Δs=O′D;△O′OD为等腰三角形,其高即为液面上升的高度h,故有:=htani液面上升的高度h=.答案:D乙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2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某台钟钟面上没有数字,只有刻度线.图示是从平面镜里面看到的钟的像,则此时指针指的时刻是()答案:C2.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一个池面较大的水池底部中央有一盏灯(可看做点光源),小鱼在水中游动,小鸟在水面上飞翔.设水清澈且水面平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中部有一个圆形区域是暗的,周围是亮的B.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中部有一个圆形区域是亮的,周围是暗的C.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可以看到灯的像,像的位置与鱼的位置无关D.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可以看到灯的像,像的位置与鸟的位置无关解析:小鸟、小鱼看到的都是灯的像,而不是圆形区域;小鱼看到的是反射成像,像与物以反射面为对称面,像的位置与小鱼的位置无关;小鸟看到的是折射成像,像的位置与小鸟的位置有关答案:C3.一人从街上路灯的正下方经过,看到自己头部的影子刚好在自己脚下.如果此人以不变的速度朝前走,则他头部的影子相对于地的运动情况是()B.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设灯高为H,人高为hv从O点经任意时间t到达位置A处,即OA=vt.由光的直线传播知头影在图示B处,由几何知识得:==OB=·OA=vt故头影的速度为:v′==v因为H、h、v都是确定的,故v′亦是确定的.即头影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4.一光线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中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这块玻璃的折射率为()B.1.732解析:作出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如图所示.θ1为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为反射角,θ2为空气中的折射角.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和光路可逆原理可求解.由光的反射定律可得:θ1′=θ1=30°由几何知识得:θ2+θ1′=180°-90°=90°则θ2=90°-θ1′=60°光从AO入射后从OC折射出,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如果光从CO入射一定从OA折射,这时空气中的入射角θ2,玻璃中的折射角为θ1,所以有:n===1.732.答案:Bθ=45°且每秒钟扫描48次,那么镜鼓的反射镜面数目和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