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F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定义技术(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的反应,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治疗技术。、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科损伤性疾病、运动创伤和关节炎所致的功能障碍等。()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定,关节内未完全愈合的骨折,关节急性炎症或外伤所致的肿胀,骨关节结核和肿瘤等,以及婴幼儿,意识障碍及听力障碍者。、设备和器具不需要设备。、操作方法与步骤PNF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基本技术、特殊技术、常用技术分类、常用基本运动模式。()基本技术:)皮肤刺激(手法接触):治疗师的手以蚓状肌抓握,摆放于患者运动相反的方向。)最大阻力:患者运动过程中,治疗师给予适宜的最大阻力。)扩散和强化:治疗师通过对较强肌肉的抗阻,把强化效应传送到较弱肌肉。)牵伸:治疗师在每个动作的开始给予主动肌快速的牵伸至最长位置。)牵引和挤压:治疗师利用对躯干和四肢的拉长(拉长肌肉,分离关节面)以诱发牵张反射,利用对躯干和四肢关节负重(压缩)以激活关节感受器。)时序:运动的先后顺序促进正常顺序及通过“强调顺序”增加肌肉收缩。)体位和身体力线:治疗师的身体和手的力线引导和控制运动或稳定。)言语和视觉刺激:有效地使用语言指导和视觉反馈以诱导运动。()特殊技术:)节律性起始:先被动、缓慢、有节律地活动肢体数次,并让患者感受运动的感觉,再让患者参与运动。)等张组合:治疗师令患者在整个活动范围内做主动抗阻运动(向心性收缩),在关节活动末端,令患者停留并保持在这一位置(稳定性等长收缩),当达到稳定后令患者缓慢地向起始位运动离心性收缩。)动态反转:治疗师在患者运动的一个方向施加阻力,至理想活动范围的末端时,远端手迅速转换方向,诱导患者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且不伴有患者动作的停顿或放松。)节律性稳定:令患者肢体保持某一位置不动,治疗师交替的给予患者主动肌与拮抗肌产生等长收缩的阻力。)反复牵伸:治疗师在患者肢体运动的起始位或全范围给予主动肌反复、快速地牵伸,在牵伸的同时,发出活动指令,诱导牵张反射。)收缩放松:先对制约关节活动的拮抗肌给予等张抗阻,随后放松,并将受限的肢体运动至新增加的关节活动范围。)保持放松:治疗师先被动或令患者主动地把受限的肢体放置在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末端,然后对拮抗肌和旋转肌等长抗阻并维持秒。()常用技术分类:)促进运动起始的技术:节律性起始、反复牵拉。)增强肌力的技术:反复牵拉、节律性稳定、等张组合、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增强耐力的技术:稳定性反转、动态反转、节律性稳定、反复牵拉。)增加稳定性的技术:等张组合、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增加协调和控制的技术:等张组合、节律性起始、稳定性反转、动态反转、节律性稳定、反复牵拉。)增加活动度的技术: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收缩放松、保持放松。)放松技术:节律性起始、节律性稳定、保持放松。)减轻疼痛的技术:节律性稳定、保持放松。()常用的上肢和下肢基本运动模式:表上肢屈曲内收外旋运动模式表上肢屈曲外展外旋运动模式关节起始位终止位肩胛骨前伸、下沉后缩、上提肩伸展、内收、内旋屈曲、外展、夕卜旋肘伸展伸展前臂\t..旋刖旋后腕尺侧屈曲桡侧伸展手指屈曲伸展拇指屈曲、内收伸展、外展表上肢伸展内收内旋运动模式关节起始位终止位肩胛骨后缩、上提前伸、下沉肩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肘伸展伸展前臂旋后旋前腕桡侧伸展尺侧屈曲手指伸展屈曲拇指伸展、外展屈曲、内收表下肢屈曲内收外旋运动模式关节起始位终止位髋关节伸展、外展、内旋屈曲、内收、外旋膝关节伸展伸展踝关节跖屈、外翻背屈、内翻足趾屈曲伸展表下肢屈曲外展内旋运动模式足趾屈曲伸展表下肢伸展内收外旋运动模式关节起始位终止位髋关节屈曲、外展、内伸展、内收、外旋旋膝关节伸展伸展踝关节背屈、外翻跖屈、内翻足趾伸展屈曲、注意事项()根据评定结果,选择适宜的治疗技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