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配套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题1.狭义景观: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有不同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4分)2.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4分)3.景观结构:景观结构即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例如,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地的面积、形状、和丰富度,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4分)4.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义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尺度可分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4分)5.临界阈现象:所谓临界闭现象是指某一事件或过程(因变量)在影响因素或环境条件(自变量)达到一定程度(阈值)时突然地进入另—种状态的情形。它往往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4分)6.组织尺度:是指在生态学组织层次(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单元等)组成的等级系统中的相对位置.(4分)7.尺度推绎:尺度推绎是指在某一尺度上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尺度推绎就是跨尺度的信息转换。(4分)8.景观多样性:是景观在结构、功能、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反映景观的复杂性9.景观生态过程: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流动称为景观生态过程。10.景观稳定性:是指景观保持原有状态及其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能力。(归结为持久性、恢复力和抵抗力)11.景观生产力:景观生产力反映景观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包括土地的生物生产力,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土地生产潜力三方面。12.空间粒度和时间粒度: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某一干扰事件发生的频率。13.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可理解为空间斑块性和梯度的总和。14.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其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15.景观连接度:景观连接度是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16.景观破碎化:指由于自然或人文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实质上包含了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消失等5种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17.Levins模型:dp/dt=cp(l-p)-ep式中p表示有种群占据的生境缀块的比率,c和e分别表示与研究物种有关的定居系数和灭绝系数.18.生态交错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或称为生态交错带。具有由特点时间、空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程度所确定的一系列特征。19.渗透理论:初始是研究液体通过介质随机传播的方式,在景观生态学中渗透理论作为中性模型出现,描述生物在景观中的栖息和迁移。20.地理学第一定律:地理学第一定律就是空间自相关性(spatialautocorrelation),在空间上精选越靠近的事物或现象就越相似,景观特征,或变量在临近范围内的变化往往表现出对空间位置的依赖关系。简答题。1.简述缀块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0分)缀块的结构特征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养分循环和水土流失等过程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景观中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缀块可导致其生物量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同。由于边缘效应,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养分循环和收支平衡特征都会受到缀块大小及有关结构特征的影响。缀块边缘常常是风蚀或水土流失的引发或程度严重之处。一般而言,缀块越小,越易受到外围环境或基底中各种干扰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的大小不仅与缀块的团积有关,同时也与缀块的形状及其边界特征有关。2.简述大缀块效益原理和小缀块效益原理⑦大缀块效益原理:大回积自然植被缀块可保护水体和溪流网络,维持大多数内部种的存话,为大多数脊椎动物提供核心生境和避难所.并允许自然干扰体系正常进行。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