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北煤田伊宁县脑艾依图煤矿伊宁县瑞祥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8月地质工作程度和基本情况矿权情况资源情况资源量估算综合评价12345目录新疆伊北煤田伊宁县脑艾依图煤矿区位于新疆伊宁县达达木图乡,南距伊宁县16千米,有沥青公路直达,交通极为便利。本矿区位于新疆伊宁盆地北缘的山前地带,为低山至丘陵地形,呈东西带状分布,总体地形特征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海拔750-948米之间,相对高差200米,为起伏较大的高台阶地,脑艾依图河河谷的最低标高为+735米。该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522毫米,年蒸发量为2365毫米。但由于盆地群山环绕,地面水西发育,植被覆盖。盆地气候较温和和湿润,8月最热,气温最高达38℃,1月最冷,一般在-25℃,冬季积雪厚度可达0.30-0.50米,8、9月有暴雨,主要风向为东北风。矿区西部由北向南横穿脑艾依图河,冬季水量稳定,流量800-1500升/秒;洪水一般出现在3-4月,流量1600-2000升/秒。历史最大山洪42300升/秒,水位标高+740米。矿区内冲沟发育,形成自东向西泄水通道,汇于河谷阶地然后向南排泄。伊犁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次之。种植有小麦、玉米、甜菜、棉花、烟叶、葵花、蔬菜、葡萄和伊犁苹果,河里有青湟鱼。畜牧业有牛和羊养殖。因此,生活和物资供应较为方便。该区居民主要是维吾尔族,其次为汉、回、哈、蒙等民族。沿河谷上游5千米是伊宁县二牧场,有牧民500余人,下游2千米是伊宁县达达木图乡脑艾依图村,有居民2000余人。该区电力由新疆伊宁县脑艾依图供电所提供。原矿区煤炭主要销售给伊犁电厂、伊犁毛纺厂、伊犁水泥厂、附近的砖瓦厂和居民使用。原矿区东西长1.20千米,南北宽0.65千米,面积约0.7908k㎡,地理坐标为东经81°17″58″-81°18′52″;北纬44°02′36″-44°03′05″。由于伊犁州批准本矿扩建为30万吨/年矿井规模,原矿区储量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州国土资源局批准矿区向东、向南扩展,扩展区东西长2.50千米,南北宽1.30千米,面积约3.25k㎡,地理坐标为东经81°17″58″-81°19′50″;北纬44°02′19″-44°03′01″。矿区总面积约4.04k㎡。一、地质工作程度和基本情况基本情况以往地质工作情况1、1955年新疆地质局663队在该区进行过1:10000和1:25000的地质测量,在该区以东卤克久而它的沟进行过1:5000的地质测量。同年二机部519队也曾在本区做过1:10000的放射性测量。2、1956-1958年5月,新疆地质局742队在脑艾依图河西矿区进行了勘探工作,查明了煤层的层数、厚度、储量,查清了构造、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提交了[新疆伊宁北部煤田脑艾依图井田露天开拓详细勘探地质报告],经自治区储委审查于1962年6月9日批准。3、1984年6月新疆伊北煤田伊宁县脑艾依图煤矿组织该矿技术人员编制了[新疆伊北煤田伊宁县脑艾依图煤矿地质报告]。该报告以742队1:2000地形地质图和其报告为基础,并利用井巷工程对河谷以西WⅡ至Ⅲ线以西250米,东西长175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0.70k㎡的范围进行生产地质勘查工作,重新计算了储量,获得A+B+C+D级储量2008万吨。4、1987-1992年新疆煤田地质局161队在伊宁盆地北缘霍城—曲鲁海开展过1:5000地质填图,并实施了部分钻孔。5、2001年1月新疆煤田地质综合勘察队对脑艾依图煤矿进行了1:2000地质测量,并绘制了新疆伊犁州脑艾依图煤矿地形地质图。6、2003年8月新疆汇达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咨询有限公司,在本矿区东井西部的0.7908km2的范围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共获得122b储量596万吨,333资源量1209万吨。7、因本矿开采时间较长,地面塌陷坑较多,无人管理,导致煤层发火自燃。2008年4月本矿按州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对火区进行治理,至目前治理工作量已达2/3,目前工作仍在进行中。新的扩展区所进行的地质工作始于2007年,报告提交时间2008年8月,通过时间2008年9月。工作量如下:(1)GPSE级点4个;(2)1:2000地形测量3.25km2;(3)1:2000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3.25km2;(4)1:2000勘查线剖面测量6条,7.80km;(5)工程点测量30个;(6)钻探5690米(15个钻孔);(7)地球物理测井5690米(15个钻孔);(8)抽水试验1220米(3孔次)(9)采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