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别伤着自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辨别能力差,受家长的长期过度保护,使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薄弱。学校、家庭、工地等场所安全因素很多,学生不免会受到意外伤害。有一些学生受伤后,害怕家长埋怨而不告诉家长;一些学生则是出一点小伤只会大哭不止,不知所措。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受到伤害时,无论轻重都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自己更安全。通过贴创可贴等场景,使一年级的学生掌握适当的居家急救小知识,有利于他们自我保护。教材分析:《别伤着自己》是《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单元里的第3课。本课侧重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培养基本的安全意识,这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材力图指导儿童初步了解居家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懂得要避免意外伤害;了解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学会使用创可贴等使用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设计思路:在这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通过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生活、感受、思考、情绪和表达,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与学生的内心认知联系起来,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我们都知道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学生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体验时,将这些知识带入课堂,通过交流、分析、演示、讨论、判断、评价等多种手段,将学生常见的生活范例反思后上升为理论、经验,尊重每一个儿童个体生活经验和感受,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从而达到明白如何避免伤害,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学会救护小常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形成安全意识,健康成长。2.通过体验等活动,学习防范危险,保护自己。3.通过做游戏,认识到家中的一些安全隐患。二、教学重点认识到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三、教学难点学习防范危险,保护自己。四、课前准备将书上P44—P45的迷宫棋打印出来,两人共用一套。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借助动画人物,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嘉宾,他要来我们班找那些表现最好的同学做他的朋友,到他的家去玩。(板书:“家”教具贴在黑板上)可是必须要帮他解决难题。他是谁呢?他有一个大大的脑袋,一对大大的耳朵,做事情糊里糊涂,有一项神技—动耳神功。学生猜测小嘉宾是哪位。(出示大耳朵图图肖像)用动画人物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视频《大耳朵图图照顾小豆丁》片段图图帮忙照顾小豆丁,你觉得他是好哥哥么?引导学生说出图图让豆丁在家里受到了伤害。不是一个好哥哥。【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于课堂生活还不太适应。用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来陪伴学生的课堂学习,会使孩子们更加容易融入。】活动二:迷宫棋一起玩家庭危险难不住我过渡语:是啊,图图家存在着危险一些,都有哪些危险呢?别着急回答,我们先来玩一局迷宫棋。1、出示迷宫棋规则:(1)找到起点,一人走一步。(2)安全的行为打“”,危险的行为打“X”。(3)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家里做什么?他(她)的做法是否安全?为什么?如果不安全,你是否能说出正确的做法呢?(4)图中有两步棋的图片是空白的,请大家回忆你在家中还独自做过什么事,填写进去,并说出你这为这样做是安全还是危险的。2、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填写,并选择学生自己填写的有代表性的图片进行讨论。小结及过渡语:原来,在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家里,存在着这么多的危险啊,在这里要表扬大家火眼金睛,像孙悟空一样,一下子就找到了危险的行为,并且说出了原因,找到了正确的做法,你们真棒!老师告诉你,家里的危险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地方也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呢!来,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设计意图:通过安全飞行棋,让学生加深印象,更进一步熟悉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活动三:我是小悟空火眼金睛找一找1•播放图片:小悟空们,下面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例如:在家里玩火、动煤气开关等2.我来体验一下:(1)准备一杯热水,请同学上来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