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感觉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视觉第三节听觉第四节其他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感觉和感觉的意义感觉(sensa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理解:(1)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反映事物个别属性(2)是各种具体感觉的统称。(3)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4)感觉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按照刺激来源分: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触觉温觉温觉冷觉冷觉痛觉痛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内脏感觉,又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感觉种类感觉种类::加、贝克斯顿和赫布、斯科特等加、贝克斯顿和赫布、斯科特等二、近刺激与远刺激(考夫卡)刺激刺激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物理意义)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物理意义)近刺激:感觉器官直接受到的刺激(心理意义)近刺激:感觉器官直接受到的刺激(心理意义)感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映像感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映像(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三、感觉的编码感觉编码感觉编码感觉编码感觉编码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感官的换能作用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德国生理学家缪斯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这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感觉的编码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特异化理论(不同神经元传递信息不同)感觉视觉神经元听觉神经元痛觉神经元嗅觉神经元味觉神经元肤觉神经元视觉听觉痛觉嗅觉味觉肤觉模式理论(patterntheory)-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编码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官对刺激的敏锐程度。感受性:感官对刺激的敏锐程度。感觉阈限:最小刺激量或最小差异量。感觉阈限:最小刺激量或最小差异量。两者关系为反比例关系。两者关系为反比例关系。(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absolutesensitivity)——人的感官器官觉察某种微弱刺激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sensorythreshold):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关系:关系:E=1/E=1/RREE代表绝对感受性代表绝对感受性R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代表绝对感觉阈限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感觉类别绝对阈限视觉晴朗暗夜下可见到30英里外烛光听觉静室内可听到20英尺外表的滴答声味觉两加仑水中加一茶匙糖可辨甜味嗅觉一滴香水可使香味扩散至三个房间温冷觉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一度之差即可觉察(二)差别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反比例关系差别阈限(differencethreshold):也叫最小可觉差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sensitivity)——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实验测定:实验测定:标准刺激(保持不变)和比较刺激标准刺激(保持不变)和比较刺激例:手举重物例:手举重物100克100.5克标准刺激标准刺激比较刺激比较刺激101101.5102101101.510222((刺激增量刺激增量)2/100=4/200=8/400=16/800=1/502/100=4/200=8/400=16/800=1/50韦伯定律(德):韦伯定律(Weber’slaw):K=△I/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中等强度的刺激。不同感觉韦伯数值不同。K=2/100=4/200=8/400=16/800=1/50K=2/100=4/200=8/400=16/800=1/50(三)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有关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关系的理论:1.(德)费希纳的对数定律P=KlogI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噪音90和100分贝)2.美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P=KIn感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