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能力目标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能力;具有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能力。【教学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教学方法】活动式、讨论式、讲授式。【课前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我国资源、环境等国情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播放动画:最后一滴水教师:请问这个动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人口过多,水资源被浪费和大面积污染,可使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回答(略)。教师:我们今天来探讨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法二:(备选)水荒教师提问:(1)图片反映了我们面临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归纳:面对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入课题)【新课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板书)一、我们共同的家园(板书)1.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师: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居住的家园正在承受着什么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不堪重负的地球教师: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略)。师生共同归纳: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使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不堪重负、处境艰难。2.我国的资源现状教师:那么,目前我国的资源形势如何呢?认真观看下面的视频资料,说一说我国资源现状有什么特征。播放视频:我国的资源形势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人均耕地还在不断减少。另外,在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40%,中下等耕地占60%。同时,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盐渍化和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比重很小,贫矿、难选矿和共伴生矿多,开采成本普遍比较高,实际可供利用的资源比例较低。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我国600多个大中城市中,缺水较为严重的城市多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学生思考并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而且开发不够合理,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也十分严重。教师:你还能列出哪些现象或事实来证明我国资源形势严峻?学生列举能证明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的现象或事实。教师: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呈现较高的需求。同时,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未来我国的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这已经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直接威胁到我们及子孙后代的生存。面临如此严峻的资源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呢?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要求教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它要求我们怎么做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