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宁条梁镇中心小学曹国霞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可见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再说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作为教师更要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几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刻意识到低年级孩子要想会写话先要会说话。如何对孩子进行说话训练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一、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找到自信。刚入学的孩子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想说但又说不清楚。常常出现颠三倒四、漏字多字或单字崩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从增强他们心理素质做起,让他们做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课堂上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说错了、说不好不要紧,鼓励他们动口说、大胆说。说不出来或说不确切的,慢慢地耐心地心平气和地加以引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夸奖,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甜头,找到自信。二、激发学生说话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喜好听说、求知欲强、表现欲强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以他们熟悉的学习、游戏、生活为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引起说的话题。如说一种水果,我是这样训练的:(1)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兴趣: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2)拿出准备好的水果自己观察,并提出要求:说出你的水果名称、颜色、形状、味道。(3)学生很快在愉悦中完成了这次说话训练,使学生在足见的训练中感到说话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尝到的等如实的说出来,这并不是困难的事,而是件愉快的事。再比如一年级孩子喜欢互相告状,我常常有意引导孩子把要表述的意见陈述清楚,再鼓励其他孩子发表对这件事的处理建议,最后还要把今天发生的这件事转述给爸爸妈妈。此外,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生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作自我介绍,与大家交个朋友;还带他们看看校园,让他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此时学生无拘无束,提出很多问题,我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不轻易放过一个问题。这样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也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说话能力得到锻炼。三、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动情。情境也是滋生对话的土壤,学生只有入情入境了,才能激发其对话的热情和欲望。因而,情境的创设是对话顺利开展的关键。关于对话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1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差异等,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对话情境。并采用不同的方式练习。1、在识字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在教学生字时,引导他们读准字音后,进行说词比赛的游戏。然后让学生把词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开头、中间和末尾)各说一句话。如果有难度,可以先听老师或同学说,再复述。这样,学生在说话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这个词的理解,而且说话能力也得到了初步的培养。2、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途径。低年级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这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低年级学生看图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条理,不知从何说起。因此,我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时不断加强引导和示范作用。另外,看图说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刚开始接触,一年级的学生无从说起。我就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把一幅图画看成是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象,第一阶段先会说图上有什么,第二阶段会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