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筛查上海长海医院杜奕奇胃泌素-17与胃癌一二三胃蛋白酶原与胃癌内镜精查四早期胃癌筛查策略主要内容GLOBOCAN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0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我国是“胃病大国”,胃病患者总数超过3亿,社会和经济负担巨大我国胃癌每年新发34万例(22.7/10万,仅次于肺癌),死亡率达17.9/10万,是恶性肿瘤死亡率第3位胃癌起病隐匿,近半数患者无特异或报警症状胃的普检和筛检没有大力推行,人群认知度和接受度低我国早诊、早治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欠发达地区的胃癌发病率要远高于城市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低,发现时85%患者丧失手术机会2008年人均GDP分布图我国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处于世界高位!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早期胃癌总体复发率为10%左右,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进展期胃癌总体复发率为50-70%,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不到20%。早期胃癌的发现与预后相关胃癌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IsobeY.GastricCancer2011早检出、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死亡率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低原因:缺少有效筛查手段、内镜精查不够亚洲消化道肿瘤发病趋势GLOBOCAN2012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诊断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内镜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其他诊断方法早期发现是肿瘤防治的关键普通胃镜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超声内镜…….内镜诊断大多数早期胃癌能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在发展成胃癌的整个过程中,均伴随着胃蛋白酶原(PG)的变化,利用血清PG的测定,进行胃癌早期诊断的普查和胃癌的预防干预计划已经在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实行。胃蛋白酶原分子生物学诊断日本是通过血清PG普查筛选早期胃癌最成功的国家,其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90%通过检测血清PG、再进行胃黏膜活检,成为目前筛检胃癌的优化方案,可提高检出率,降低总医疗费用还需大样本进一步比较分析我国诊断胃癌的最佳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以便提高胃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胃蛋白酶原分子生物学诊断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7):361CorreaP,PiazueloMB.Thegastricprecancerouscascade.JDigDis2012;13(1):2-9.胃癌发生的“Correa模型”EINEarlycancerAdvancedcancer慢性胃炎的转归慢性胃炎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1%有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H.pylori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血清学检查LeungWK.LancetOncol2008;YuanY.CancerBiolMed2013高效、低廉、依从性好、简便易行适合大规模胃癌筛查一、胃蛋白酶原与胃癌RieckenB.PrevMed,200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PGⅠ: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PGⅡ:除了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也能分泌PGR:PG/PGⅠⅡPG法用于胃癌筛查,已被多部共识意见推荐缺点:阳性预测值较低反映胃体萎缩PGIPGRFockKM.JGastroenterolHepatol2008;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随着胃病的发展,血清中PGI先升高再降低、PGII升高后维持较高水平(如图),这样PGI、PGII、PGI/PGII比值的异常会提示不同的胃病,所以PG是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初筛选指标和治疗的监控指标。胃蛋白酶原生物学功能日本一项针对5567例志愿者研究发现,PGI≤70ug/L和PGI/PGⅡ≤3.0方案筛选早期胃癌方案阳性预测值1.4%。一、胃蛋白酶原与胃癌010203从1991年起,日本开始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法对无症状中年人群进行长期的胃癌早筛胃蛋白酶原检测人数:101,892实际接受内镜检查人数:13,789检出罹患胃癌患者:1250480%处于胃癌早期80%处于胃癌早期建议进行后续内镜检查:20%日本运用胃蛋白酶原PG的实例1991年到2005年(15年期间)Hp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对Hp所致萎缩(胃蛋白酶原比值)的影响H.pylori阴性H.pylori阳性44333934n=RatioofPepsinogenI/II20051015S.j感染S.j非感染p<0.05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