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孟子》两章检测题一、填空题。1、孟子,名(),字(),()时期著名的()和()。是继()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后人常将他们以“()”并称。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的方法提出了()的中心论点,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和()。文章可以反映出孟子“()”的政治主张。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请写出一句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诗句和作者(诗句:作者:)。二、默写题。1、寡助之至,()。多助之至,()。2、故(),必先(),(),(),(),(),所以(),曾益其所不能。三、通假字题。(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按规定的格式解释)1、亲戚畔之。2、曾益其所不能。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如敌国外患者。四、古今异义题。1、池非不深也。古义:()。今义:()。2、委而去之。古义:()。今义:()。3、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今义:()。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今义:()。五、解释题。1、委而去之。()()2、然而不胜者。()()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5、管夷吾举于士。()()()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如敌国外患者。()()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六、一词多义题。之①三里之城()②夫环而攻之()③寡助之至()④亲戚畔之()⑤攻亲戚之所畔()七、翻译题。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2、故(),必先(),(),(),(),(),所以(),曾益其所不能。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