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二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根据第一课时自己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会本课生字词,读熟课文,有感情地练读好课文1-2小节。(2)了解作者冯骥才。二、教学课题21珍珠鸟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珍珠鸟》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对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唱出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文章语言浅显,生动有趣,应该以读带讲,牢牢抓住“我”是怎样和珍珠鸟这种怕人的鸟和睦相处的这条主线,指导学生角色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1教学目标: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含义。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与动物和谐相处,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教学重点:1.品味作者丰富温柔的情感,领悟文章中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2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情感。教学难点:弄清珍珠鸟是怎样一步步信赖我的,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珍珠鸟》这篇课文生动感人、文情并茂,适合学生朗读。所以,在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角色体验的办法“以读带讲,读中领悟”,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另外,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可以抓住文章结尾的中心句,结合我班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能力指导,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对此,我主要运用了“朗读促解”和“角色体验”的方法进行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营造“真好”的课始。1.师激情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珍珠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感觉如何?课件出示“真好!”齐读。(读出上节课对课文的理解。)2.强调开头“真好!”这是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唯一的一篇开头一句话只有两个字的课文,仅仅两个字,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仅仅两个字,表达了作者拥有了珍珠鸟的喜悦心情。这样的开头真好!3.过渡:我为珍珠鸟营造了一个温暖舒适安全的家,三个月后,这个家里多2了个新成员,它是谁?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作者是怎样称呼小珍珠鸟的?板书:小家伙2.你从这称呼里听出了什么?小家伙的可爱我对他的喜爱3.小家伙长什么样?读读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句子,相信你一定能告诉我他的父母长什么样。指名回答。相机出示: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4.小家伙除了外形像父母,还有哪儿像?叫声,重点指导性格指导读句子“探”做做动作,读出探中透露的胆小、好奇。三、学习课文第四小节。1.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大胆起来的呢?(1)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小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词,并想一想它的胆子为什么会越来越大,把自己的发现或感受写下来。(2)交流自学所得。(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从大的方面来说,第四自然段表现“逐步”这个过程的词有——起先、渐渐的、后来。)(3)读、悟第一句话。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读课文。抓住“只”、三个“一会儿”,通过朗读来体会小雏儿淘气、可爱、胆子越来越大。相机提问:作者是怎么对待它的,想象作者的宽容、关爱。(4)读、悟第二、三两句话。出示第二、三两句话,提问:珍珠鸟的胆子变得怎么样了?从哪儿看出来的。抓住“竟然”、“先……然后……再”体会“渐渐的,它的胆子越来越大”这句话。小家伙蹦到我的杯子上来喝茶,还要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它仿佛在说:(生自由表达:主人啊,我玩了这么久,有点口渴了,我喝点你的茶,你应该不会生气3吧!主人,你的茶真好喝,冰冰凉凉的。)(5)读、悟最后两句话。同座位自由读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说说他们似乎在谈些什么。(抓住“抚一抚”、“友好”来感悟。)如果把自己也当作这只可爱的珍珠鸟,再读这段话,相信你能读得更好,体会也会更深。调换角色,体验情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