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一、考查要点1、记叙文六要素。2、记叙的人称。3、记叙的顺序。4、文章的思路与线索。5、描写方法及其作用。6、修辞方法及其作用。7、表达方式及其作用。8、拟标题。9、概括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10、词、句在结构上的作用。11、问题的探究。12、仿写、补写。13、标点符号的作用。14、阅读作品的感受。15、品味语言二、知识详解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作用: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你、你们);作用: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他、他们);作用: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3、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①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②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③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1)、使故事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2)、使人物形象更丰富。(3)、使中心更突出。答题方法:补充交代了……使故事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或者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4、文章的思路与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②以人物为线索③以事件为线索;④以行踪为线索;⑤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5、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描写方法有:(1)人物描写;(2)环境描写(景物描写);(3)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4)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其中人物描写方法有:①肖像描写;②语言描写;③动作描写;④心理描写;⑤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有: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例:“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社戏》)b、渲染环境气氛例:“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我的叔叔于勒》)c、烘托人物心情例:“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芦花荡》)d、烘托人物形象例:“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刺去。”(《故乡》)e、表现人物性格例:“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智取生辰纲》)f、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智取生辰纲》)人物描写方法答题格式:这句是什么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征(心情),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答题格式:这句是环境(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烘托了人物怎样的情感。6、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物(人)的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是:点明文章题旨,起到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主题,升华文章中心,揭示事件意义的作用。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是: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8、拟标题,理解标题含义、作用拟文章标题的方法是找出关键句,着重找出表达文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