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古代诗歌鉴赏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第二编第二编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它要求感受、理解诗歌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后者如《观猎》中将军的形象。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一般指作者自己,其形象往往是隐性的、间接的,常常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变化而显示出来。而作者在诗歌中塑造、刻画的形象,往往是作者的“代言人”,是“诗化了的作者自我”,从作者对诗歌中人物或隐或显的态度倾向、理解评价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格胸臆。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常见艺术形象类举类别举例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类别举例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诗人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才华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类别举例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2012·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这两句意思是说山上的明月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旨在以山月、水风、落花的无情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衬,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可见主人公是一个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形象。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一、常用方法1.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