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之我见摘要: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那么,幼儿园和小学该如何衔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长远的发展呢?本文根据东电外国语小学幼儿园《幼小衔接方法与途径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情况,对幼儿园大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引导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前提;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条件;三、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注意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坚实基础。关键词:幼小衔接前提条件基础正文:我园自2008年2月并入德阳市东电外国语小学以来,依托小学与幼儿园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做了大量幼小衔接的工作,又于2009年10月开展了《幼小衔接方法与途径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作为该课题的主研人员之一,认为幼儿园大班教师应该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多方面入手,在大班的一年时间里逐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尽量做到“无缝衔接”:一、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引导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前提。五、六岁的孩子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小学校园以及小学的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而新奇的,他们会非常渴望了解小学的一切。这时,如果老师能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积极引导他们对小学进行深入认识与了解,就会使孩子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并且从心底里愿意上小学。当孩子怀着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走进小学,他们将更容易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一)带领孩子参观小学校园,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1我们一般会在孩子大班的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带他们参观自己即将踏入的小学校园。通过参观,我们会引导孩子发现:小学校园里虽然没有了滑滑梯、跷跷板,却有乒乓球桌、篮球场;虽然没有了玩具,却有好多的书……还会引导他们发现这里很大,有好多新朋友,新老师,他们会非常欢迎自己的到来。这样,既消除了孩子对小学的陌生感,又增强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二)带领孩子参观小学课堂,激发他们对小学学习的兴趣与渴望。我们一般会在三、四月份带孩子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一起听课做游戏。这样使孩子知道小学老师也会带大家玩游戏,引导孩子体会小学生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意识到,在小学会学到更多本领,了解到更多新奇的事物。(三)带领孩子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课间活动等丰富的活动,激发他们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当我们带领孩子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课间活动时,孩子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会问:“老师,我什么时候能戴上红领巾,成为一名真正的少先队员啊?”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认为大班孩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主要包括:爱读书,爱惜书籍,能自己整理自己的课桌和书包;爱动脑筋,勤于思考;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认真听老师讲解,认真听同伴发言;有主动记忆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听、说、举的习惯;握笔姿势正确;学习或其它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能主动、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不怕困难;讲文明、懂礼貌;注意个人卫生、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等。这些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策略,长期培养才能达成。(一)采取有效策略,坚持原则、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五、六岁的孩子习惯还不是很稳定,需要老师和家长采取有效策略不断强化我们每个班都会有一些固定的平台和制度,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比如:红花园地(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粘贴红花,当红花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就可换取一朵金红花,当金红花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可得到一个小礼物)、每周一星(根据孩子每周的表现情况,评出表现突出的幼儿,将其照片帖于“家园联系栏”的“每周一星”栏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