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公路现状及规划(09道路一班王国瑞20090110519)青海省在近几年公路工作取得的成绩有: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7.63亿元,有4个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2个项目交工验收;路政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9.27%,有力地保护了路产,维护了路权,保持了高等级公路的完好畅通;征收车辆通行费2.85亿元,较好地完成了省厅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之后几年内主要工作目标:(一)公路建设:西宁过境公路西段土建工程(除隧道外)基本完工,西久公路拉脊山隧道掘进完成总长的50%。完成宁大高速公路、湟贵二级公路竣工验收,争取完成西互一级公路、平阿高速公路竣工验收,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二)收费管理:全面完成厅下达的通行费征收任务,确保收费服务满意率90%以上。(三)路政管理: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5%以上,路产损坏赔补偿费的索赔率95%以上,错案率为零。车辆超限率控制在3%以下。(四)养护管理:高等级公路养护质量综合指标MQI保持在90以上。等等一些目标。青海省目前高速公路概况:青海经过多方努力,省内国道里程将增加约6200公里,总里程达到约1064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将增加约2300公里,总里程达到约4280公里。据悉,此次国家大规模编制的公路网规划涵盖各省区市干线公路网,主要是在国家现有普通国道和规划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大幅拓展国家主干线公路网的覆盖范围,提升路网服务能力。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青海经过积极争取,省内普通国道在既有5条国道(G109、G214、G215、G227、G315)的基础上,将通过延长、延伸或升级,使国道数量达到17条,总里程达到约1064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在既有放射线G6(北京至拉萨)、横线G3011(柳园至格尔木)的基础上,新增纵线5(张掖至打洛)、纵线6(西宁至攀枝花)、联络线26(河南至玛沁)、联络线28(西宁至德令哈),使省内国家高速公路增加到6条,总里程达到约4280公里。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颁布实施,将会有力地提升青海公路设施水平,极大地提高公路运输能力,对促进青海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省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省交通厅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积极衔接,力争使省内其他重要路段也被纳入规划。平阿高速公路路线起点(K0+000)位于互助园艺长于平西高速公路(K90+694)处交叉,路线南跨湟水河、祁家村,经青海棉纺厂东北角,沿白沈家沟西岸南行,线位设置在山坡坡脚。并根据河道及河岸地形,选择适当位置换岸设线。经沈家、白家、大寨子、新庄、沙卡、古城至石壁、在窑路弯(六台沟)展线后,沿扎隆峡左岸南行以3403米特长隧道(右线)穿过青沙山,在全藏村上跨全藏沟、平大公路、浪龙沟,沿浪龙沟右岸下行至终点(阿岱),与建成的阿岱至大力加山二级公路及阿赛公路以平交相接,全长41.007939公里。沿线所经过的主要河流有湟水河、祁家村、白沈家沟及浪龙沟平西高速公路平安到西宁的高速公路,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行署所在地平安县,通过平安互通立交与109国道(二级公路)及临(夏)平(安)公路(三级公路)相连。接着路线跨至湟水河北岸向西行,跨红崖子沟,经曹家堡、小峡后进入西宁市,并继续沿湟水河北岸西行,至沙塘川跨河,经西宁火车站至终点西宁市城北朝阳,与祁连路相接,全长34.78公里。主要工程有:特大桥516.84/1座,大桥919.81/4座,小桥190.76m/6座,涵洞70道,通道52道,天桥4座,互通式立交处3处(另有小峡立交,朝阳立交为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分离式立交8处(其中与铁路交叉3处)。马平高速公路马(场垣)至平(安)高速公路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是交通部规划的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省的主要出省大通道,连接青海西宁与甘肃兰州两个省会城市的主要高速公路干道。线路从青海省与甘肃省交界的民和县马场垣乡湟水河北岸起经民和县城北、老鸦峡、高庙镇、乐都县城南至平安县城北侧与平安至西宁高速公路相接。马平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以及改变现有道路交通不畅的现状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段路线总长为83.87公里,采用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技术标准同平西高速公路。设计路基土石方1270余万方;涵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