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南京路初级中学http://wnnjl.30edu.com《7.2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王云香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第七章第二节物质溶解的量第1课时教学班级教学内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转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讲解法。教学准备准备实验用品。教学过程个性思考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引入新课][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设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二、[授课][观察活动]【实验7-5】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完成教材空白)[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补充: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态下是一个固定的比值,而且是该温度下的最大值。[板书]2.二者区别: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设问]在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一定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某一溶液达到饱和后,能变为不饱和吗?不饱和溶液怎样才能达到饱和?[观察活动]【实验7-6】向含有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烧杯里,继续加入硝酸钾,直到有固体硝酸钾剩余。将所得饱和溶液,连同其中剩余的固体颗粒,转移一半至另一烧杯中。向其中一烧杯添加水,边加边搅拌,观察硝酸钾的固体颗粒是否继续溶解。把另一烧杯加热,发生什么变化?(完成教材空临渭区南京路初级中学http://wnnjl.30edu.com白)[板书]3.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升温或增加溶剂冷却、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不饱和溶液[课堂练习]1.P.200讨论与交流2.下列有6种操作,选出其代号填入下列转化关系的括号中:A.加硝酸钾晶体B.加水C.恒温下蒸发掉一些水D.升温E.降温F.加入较稀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三、[小结]1.溶解量——物质在溶剂中被溶解的量。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3.溶液是否饱和,必须指明温度及溶剂量两个前提条件。条件一旦改变,饱和与否可以转化。4.饱和与否,是以“不能再溶解”为标准的。易溶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以较浓,微溶物质的饱和溶液仍会很稀。四、[当堂练习]:P2031.2.(教师巡回查看)[教师精讲]:在巡回查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矫正学生的错误达成目标。五、[布置作业]:习题7.21.2板书设计物质溶解的量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升温或增加溶剂冷却、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不饱和溶液教学反思临渭区南京路初级中学http://wnnjl.30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