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课件VIP免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课件_第1页
1/3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课件_第2页
2/3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课件_第3页
3/31
12黄河流域政区图黄河流域政区图3黄河概况黄河概况黄河的源地及去向。青海巴颜喀拉山、山东渤海黄河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成巨大的“几”字形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渭河、汾河上中游的分界线为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为旧孟津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4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5黄河地形图黄河地形图6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7黄河的贡献——“江南”风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塞外江南——河套平原灌溉作用灌溉作用8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水电站水电站9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水利发电水利发电10黄河航运黄河航运11黄河的贡献黄河的贡献————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灌溉、通航、发电作用。12黄河的贡献黄河的贡献旅游资源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13根治黄河根治黄河14黄河上游分布着大面积草场,过去是“天苍苍野茫黄河上游分布着大面积草场,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今这里有何变化?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今这里有何变化?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分析,然后回答上游草地的变化并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分析,然后回答上游草地的变化并分析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15上游上游————荒漠化荒漠化病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治理措施: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2、合理放牧16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而且夏季多暴雨,又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毁林毁草造成地表光秃裸露。17中游中游————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病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面积较大;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等。治理措施: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2、修筑梯田、承包治理,从而保持水土。3、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18险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19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改道26次,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千米,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看历史资料20下游下游————地上河地上河病因: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堆积,夏季多暴雨等治理措施:加固大堤、引黄淤灌、疏浚河道。2122232425凌汛凌汛发病部位: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和下游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病因: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游”开冻早。治理措施:及时破冰,疏通河道等。26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黄河各河段的灾害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黄河各河段的灾害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在于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在于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27课堂总结课堂总结28练习题练习题11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A.喜马拉雅山、渤海B.昆仑山、黄海C.巴颜喀拉山、渤海D.冈底斯山、黄海29练习题练习题22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反映出黄河什么季节的什么现象,主要分布于什么河段?反映的是黄河初春季节的凌汛现象,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30练习题练习题33古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含有什么样的地理含义?一是指黄河发源地海拔很高:二是指黄河上游位于非季风区内,夏季风难以到达,江水较少,地表干旱。31谢谢!谢谢!Thankyou!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