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朗读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二、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美1.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让学生思考: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2.自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2)认读生字新词。这些生字中有哪些是你在读文章之前就认识的?是怎么认识的?把自己在读文章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不认识的,或者感觉比较难读准的生字读几遍,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拼音去掉,用开火车领读的方式,读生字新词。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学生说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成语、诗句等均可,说后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3.交流反馈。(1)指名朗读课文。提出要求:朗读课文的同学要做到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其他的同学可以静静地听,也可以跟着默默地读。(2)交流读书收获。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把握)4.写字指导。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漂亮。(1)交流汇报。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抓住一些比较难写的字进行范写,如“忍”、“帘”等字。(2)练习临写。让学生选择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或认为比较难写的字,描一描,临一临,在描、临的过程中体会它们的写法(此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营造写字的氛围,教师巡视进行指导)。(意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临写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动眼、动嘴、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提高练字的效果)(二)精读课文,体会美精读课文时,可以抓住“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这句话挈带全文,引领学生品读文本的语言,感悟拉萨天空的美。1.精读第一自然段。(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3)朗读第一自然段。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2)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流,朗读自己所勾画的语句,看看怎样朗读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特点表现出来。(3)指名朗读自己所勾画的语句。比一比,看谁读得声情并茂。(4)让学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意图: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同桌互读、指名赛读等读书方式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感悟文本语言;能有助于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3.精读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再让学生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文后的感受。(三)诵读课文,传达美1.创设情境。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拉萨的天空,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2.自主诵读。3.模拟情境,尝试介绍(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意图: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介绍,活化了文本的语言,使学生更深切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达到对文本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四)开设作业“超市”,自主选择练习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